贵女种田记_分节阅读_184_贵女种田记_奇书网
返回

贵女种田记

首页
贵女种田记_分节阅读_184(2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西南的战事因忘川河的隔阻,已处于僵持状态。两边都按兵不动,得到了暂时的和平,宁王在河边驻了密集的军哨。然后从去年起就开始让当地人重建家园,去年秋天时就已调回一半人马。到了今年春耕后。就圆满地与镇国将军回京。

西南那边,留着银影驻守着,另一半人马分派到几个城池中驻防,防止乱民闹事。而收复的城池在开春后。与名朝的交通也恢复了,有路引就能轻松出入。各地衙门办路引的人员十人轮流,早晚不休。路引办起来相当快。这些城池的百姓一年以前还是名朝的百姓,尤其是大户,许多至亲都在京城、江南等繁华富庶之地。

交通开放,这些收复的城池才算是真正回归了。

宁王此次来桃村,是为接林小宁进京见他母后与皇兄,还有一个想法是让钦天监司给看看林小宁的天命之星与他的是怎么回事。

镇国老将军一直听闻桃村这世外桃源,却没亲见过。便一起跟来了。亲眼看看桃村的模样。

到接近桃村的那片荒山群时。有许多人与骡车或牛车,还有人力拉车,一车车的运着泥往砖窑处走。荒山群挖掉了一个角。建上了许多的砖窑与瓷窑,这些都是去年就扩建的。青砖与瓷片的需求量太大。村里的几处窑根本不够用。今年就干脆将村里的旧窑厂都弃了,做成巨大的晒谷场。去年秋收时,亩产太惊人,晒谷场根本不够用,只好家家户户晒一些在自家的院中,幸好院子够宽敞。才紧紧张张的晒好谷子。

这样,砖、瓷窑就全部移到了村外这片荒山群脚下,同时,又加建了更多的窑。这里地方广阔,拉泥、打坯、制坯,晾晒方便,又是就近挖土,节省劳动力。

镇国将军入眼就看到一片热火朝天,朗声笑道:“桃村大,人多,富裕,只由这些窑,就可见一斑啊。”

宁王展颜回答:“村里面您还没看到呢,保管会有所惊喜。”

又走上七八里路的样子,到了桃村村口。

远远就看到神气的桃村牌坊,两侧的高柱气势磅礴,如同两条游龙盘附仰天,中间的横架刻着石雕字——桃村,字描上了红漆,极有气蕴。

牌坊右侧柱子底下立着一块上好的石板,刻着密密麻麻的小字,是桃村村规,那石板正是当初林老爷子迁坟时用剩的墓石,被精明的村长,现在的马大总管拿来刻村规了。

广场侧边是小小的广场,环绕着广场的一张张石头长凳子,后面种着低矮的青翠灌木。广场中间种着一棵巨大的桃树,粉色花瓣盛开着,地面上有些许凋落的粉色。桃树下面围绕着一些花草,全是易活的普通植物,花开锦簇,最多的就是最贱的太阳花,老人家说是不死花,可见是多么贱。但移栽在桃树下,五颜六色开遍,现出异样生机。

田间的小野花也能派上用场,稍稍打理一下,就成就了这般的艳丽夺目。

广场尽头一条青砖路通往远处,有两排整齐的商铺,外墙贴着青色瓷片至四尺高,铺子前面,间隔种着桃树,暖风中摇弋着桃红色花瓣,风稍大些,粉色花瓣雨就在空中飞舞,一派旖旎风光,树木下边仍是种上花草,间隔之间有着一张长条石凳子。

镇国将军相当吃惊:“这,这可都是桃树?”

宁王笑着回答:“正是,因为叫桃村,村里却没有一棵桃树,当初建这广场时,不知道是哪个提出来的,说干脆种一株桃树,应上村名。结果建商铺时,丫头又在商铺前面全种上桃树,不过铺子那边的桃树要小上许多。”

“这铺子前面种树,是丫头的主意?京城都不这么做,怕挡光,又遮挡住了铺子的牌匾呢。”

“我曾经与您的想法一样,可你近前了就知道,这商铺街道极宽,树与商铺间还有距离,既不挡光也不挡牌匾。时日久了,每间商铺门面的树木花草就归铺里人打理了,还相互比较哪家的树与花长得好,就是生意旺的势头呢。那些长凳子,买家走累不想进铺里坐,就可以坐在外面休憩,来了兴趣就摘两个桃子吃,铺里的人随大家摘,只要不把树坏了就成。他们自己也摘着吃,或者招待买家。”

“这小妮子,桃树开花时的风光实在妩媚,又能摘吃桃子,添情增趣。哈哈哈,”镇国将军大笑着,“还如此心细如发,长凳子的确方便,铺子里的人一多就闷,要是走累了全都进铺坐,又不买东西,那掌柜也不舒服,这样一来正是两厢其好啊。”

镇国将军笑完又道:“这桃村的风光实难言表,竟如女子一般娇艳。”

宁王笑道:“这是村口的景致,因桃树花开,稍嫌花哨了些,等花谢结果后,倒有另一番景致。”

“桃村桃村嘛,桃树开花就这样,”镇国将军理解地说道,“我倒觉得蛮好,以前的桃村,彼桃非此桃,而现在,却真成就了这“桃”字。”

桃村此时是忙碌时节,孩童们在学堂,大人们在上工干活,村中难见闲人。只看到远处的田间有人与牲畜的忙碌身影。

宁王笑着说道:“老将军,今天先不逛,我们直接去林家,休息一日,等明日骑马带您逛。桃村可不小呢。”

镇国老将军点头:“行,这桃村真是不小,得骑马逛才能看到全景啊。”

“您还没看到,里面更大,那边山群看到没,山群后面还有一块地,有四千亩,已开好养了一年。听说是花了不少心思,光各式肥料都花了不少银子从外面买来。这会应该都播种插秧了。”

镇国将军笑道:“没想到六王爷也知道开完地要养地肥地。”

“老将军又取笑我了,这些书本上也是有记载的。当时觉得甚是奇妙。地里长出五谷作物,人畜要吃五谷果腹生存,而各种腐物与排泄之物又能肥田。这恰好是天道自衡。”宁王大方地说道。

镇国将军宠爱地看着宁王。

宁王又道:“以前是书本上知道,后来到了桃村是实实看到,一车一车的肥拉进村来,熏得我受不了。时日一久就习惯了,所谓万物规则,各有其用,就是一堆烂泥,竟然也是肥田的好料。真是令人感叹这皇天后土啊。”

镇国将军大笑不已,“看来那小妮子对你的影响不小啊。”

“算是吧,”宁王坦率地笑着承认,“桃村我一直想让将军看看,从一个灾民村,到现在目前几百户,近二千人,且家家富裕,这是怎样做到的。桃村现在还越来越大,现有的人力远远不够,还得请短工长工什么的,如果林家把那千倾荒地再开出来,再放几千人都嫌少。”

镇国将军看着宁王,有些明悟的神情。

宁王继续说道:“老将军,桃村再大,比起天下,却是沧海一粟。但桃村的建设,却是可以借鉴……”

“民富国强,众安道泰!”镇国将军抢声道。

两人笑着带着千里与如风向林府行去。

林老爷子与林小宁还有安风安雨正在千倾荒地上,听闻宁王与镇国将军到了,纵马归府。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