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我不是!”尹离惊醒,浑身冰凉,喃喃地重复着梦中的呓语。
不能这样坐以待毙,楚大哥还没有回来,我一定要想办法阻止这场婚事。
怎么阻止呢?破坏自己的名声?不行,会连累家人!
去求太后?进不了宫也见不到。去求端仪太妃?不行,待嫁期间,自己不能在众目睽睽之下出入弈安王府。何况,看似和蔼可亲的老太妃,她的威仪也并不容人侵犯。
怎么办?解铃还须系铃人!对,弈安王,怎么忘了他呢?自己和他并没交集,也谈不上什么感情,只要去求他,由他来说服老太妃和太后不是容易多了吗?
想到此,尹离似乎又看到了曙光。她一大早就到书房寻尹莫。
“二姐,你面色怎么这么不好,又没休息好吗?”尹莫关心地道。
“莫儿,姐姐求你件事。”尹离一脸严肃地道。
“姐姐有事只管说,我能办到的自然会替你办。”
“我想让你把这封信交给弈安王,不要到他府上去,在他回家的路上截住他,把这个递给他。”尹离拿着一封信递给尹莫。
“姐姐,这是为何?这于礼不合吧。”尹莫接过信,一脸疑惑地道。
“不要让爹娘知道,这封信对我很要紧,你是想让姐姐抑郁一生,还是欢喜一生,端看你要不要帮姐姐这个忙了。”尹离一脸凝重地道。
尹莫稍作犹豫,便道:“那我就帮二姐送这个信吧。反正你我都不是拘泥于俗礼的人!”
翌日,尹离在尹莫的陪同下乘马车来到南郊梅山。
在山下,尹离隐隐看到有个伟岸的身影站在一座高坡之上。
尹离示意尹莫在山下等她,自己戴着斗笠上了山坡。
“民女尹离见过王爷!”尹离屈膝一礼道。
弈安王赫襄转身,只见一名青衣女子头戴斗笠,斗笠边沿垂着同色的青纱。
“是离姑娘吗?你我二人还需如此客气吗?”赫襄唇角含笑。
尹离撩开面纱,道:“正是民女,民女鲁莽,不该私下相约。”
“离姑娘要见赫襄所为何事?”赫襄打量了一眼越加纤瘦的尹离道。
“民女想请王爷解除婚事。”尹离清亮的眼睛直视着赫襄道。
赫襄一愣,唇角的笑容依旧,“离姑娘能否告知在下,你不愿嫁入我弈安王府的原因?”
“王爷,您就像天上的飞鹰,而尹离就像你我脚下的一粒草籽,您若把我带上了天,我便生不了根也发不了芽,那不是属于我的地方。”
“离姑娘这个比方很有趣,只是离姑娘过于谦虚了,在赫襄看来,离姑娘即便是草籽,也不是长在地上的草芥,而是悬崖边的灵芝草,飞鹰恰恰喜欢栖息在悬崖边上,与灵芝草比邻。”赫襄笑道。
“王爷,尹离谢谢您的看重,俗语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做夫妻是要看缘分的,尹离若真是那崖壁上的灵芝,也早有采药人把它摘下握于手中了。”尹离提了提胆子,一口气说道。
“离姑娘的意思是,你的缘分不是在下,而是另有其人!”赫襄面容依然和煦。
“是的,王爷息怒,恕尹离斗胆直言,王爷是天下女子竞相追求的梦中人,但却不是尹离的!”尹离低头咬唇道。
半晌不见回应,尹离抬头,但见赫襄背对她站在猎猎山风中正向远处眺望。
“离姑娘可记得对面的寒秀峰,你我第一次见面的地方?这也是我约你来此地见面的目的。实不相瞒,赫襄见过许多姿容不俗的女子,但能使我留有印象的却少之又少,而离姑娘恰好就是其中之一。所以祖母说要请求太后将离姑娘赐给我时,我并没有反对。只是赫襄当初不知离姑娘已遇有缘人,不然赫襄一定不会强求。可惜现在太后已下懿旨,现今你我婚事天下皆知,只能说造化弄人,赫襄也无能为力!”
“王爷,尹离并不是个循规蹈矩的女子,王爷可以找借口,比如说以尹离品行有缺之类的,请求端仪太妃和太后收回成命。”
“离姑娘,不瞒你说,祖母喜欢的便是你这不循规蹈矩的做派。若真是诋毁你的品行从而解除婚事,不仅是你,你的家人也跟着毁了。昨日来寻我的是你弟弟吧?口齿伶俐很有前途的孩子,难道你也忍心断送了他的将来?”赫襄语气不重,但却字字敲在尹离的心口。
望着远处正耐心等待她的弟弟,想想在乡下避难的姐姐,还有已经显现出些许老态的父母,尹离沉默了。
“离姑娘,我就当我们今天从未见过,你也别再心有他想,你放心,将来进了弈安王府,赫襄绝不错待于你!”说罢,弈安王赫襄转身而去。
待走了几步回过头来,只见尹离一人静静地站在山风中,清晨的山风很大,将她的两只衣袖吹得鼓鼓的,仿佛一只展翅欲飞的青色蝴蝶。赫襄无声地凝视了她一阵,眉头渐渐收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