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宝钗、湘云等相约去秋爽斋给探春道喜,宝玉也乐得凑热闹。
探春虽害羞,所幸诸姊妹皆非轻薄小气之人,又是大小一处玩笑惯了的,不过打趣一番,说笑如常。
倏忽除夕佳节到。
今年贾府中添了两个白白胖胖,玉雪可爱的男娃娃,这个春节过得格外喜庆热闹。
这是宝玉来到这个世界上过的第二个春节。过完这个年,宝玉满十五岁了。
贾政书信至家,已是两月之后。
此时元宵早过,残冬将尽,早春欲归。
贾政信中说“但凭母亲做主,儿子无不聪从命”等语。
北静王妃又遣了官媒来求,两家交换了庚帖。婚期定在两年之后,待贾政复职回京之后再行商议。
此后北静王妃依然时常接探春姊妹等进王府游玩,只是不便再留探春小住。
探春的亲事定下了,有一个人沉不住气了。
薛姨妈眼见年纪小几岁的探春都有了好归宿,而自家宝玉女儿眼看十七岁了,还没个着落。思前想后只好找姐姐商议。
王夫人正在逗弄老来子贾瑜。
王夫人所生幼子瑜哥儿,才满周岁,会坐会爬,扶着墙也能摇摇晃晃走几步,白白胖胖的十分可爱。王夫人如今一颗心都扑在老来子身上,家务也不大管了。
薛姨妈说明来意。
王夫人命奶娘带瑜哥儿出去玩,叹道:“宝丫头那孩子我是极喜欢的,你是知道的。更何况金玉良缘,天作之合。”
薛姨妈心下一喜,又听得说道:“看老太太的意思,心中是认定了林丫头了。我冷眼瞧着,宝玉心里眼里也只有一个林丫头。妹妹也知道,宝玉打小就有个呆根子,娘胎里带来的。。我若现在作主舍了林丫头,强扭的瓜不甜,岂不是连宝丫头也害了?”
“再者,妹妹可曾听说,林丫头也得了一块玉,跟宝玉的恰似一对。连老太太都知道了,当笑话说了好几回。连我也也无话可说。”
薛姨妈低头沉思,半晌仍怀着一丝希望,试探问道:“不知道贵妃意下如何?”
王夫人又长叹一声,道:“我每月进宫探视,也曾跟元儿提及宝玉的亲事。
宝玉小孩子家口无遮拦,早跟他姐姐说过要娶林妹妹做妻子。还说什么,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
妹妹你说,这可有什么法子?”
薛姨妈低了头,无语。
王夫人又劝说几句,也无话可说了。
老姊妹两个相对无言。
一时探春等来请安,薛姨妈方出来了。失魂落魄回到自己院中。
这天午间,宝玉照例歇晌。刚躺好,小丫头说:“宝姑娘身边的莺儿来了。有话跟二爷说。”
宝玉心下诧异。自己这个午休的习惯,合家皆知。宝钗素日行事周全,何故这个时候遣人来扰人清梦?其中必有缘故。
遂起身转出什锦槅子。
莺儿捧着一本书,笑道:“这是我们姑娘上次借的书,命我送来。”
右手食指轻点封面,道:“我们姑娘做了一些注解,让二爷看看,批评指正。”
宝玉接了随手翻开扉页,赫然一张便笺,一行娟秀小字:滴翠亭,望解惑。
宝玉一惊,合了书,对莺儿道:“回去告诉宝姐姐,我知道了。”
莺儿自去了。
宝玉暗自思忖:这宝钗,自从认识她到今日,素来都是文静贤淑,标准的大家闺秀,堪称楷模。虽然也常来走动,只是自己整天忙忙碌碌的,充其量不过问好寒暄几句,并无深交。
这样一个文静女儿家,今竟冒天下大不韪,私相传递于一个年轻男子,实在可疑。莫非遇到了什么大不如意之事?何为“解惑”?
百思不得其解。遂借口往潇湘馆,一径往滴翠亭而来。
原来这滴翠亭离潇湘馆不远,四面俱是游廊曲桥,盖造在池中水上,四面雕镂槅子糊着纸。推开窗子,视野开阔,倒是个说悄悄话的好去处。
片时到了,见莺儿在外守候,脸上尤有泪痕。一见宝玉忙道:“姑娘在里面呢。”
宝玉越发讶异。
步入亭子,一个肌肤丰润的倩影临窗而立,不是宝钗是谁?
宝玉笑道:“姐姐找我有何话说?”
宝钗的背影一僵,半晌方低声道:“我听妈妈说,皇商王家托官媒人来家提亲了。”
第46章诉衷肠
宝钗悄悄约宝玉至滴翠亭中,言道:“我听妈妈说,皇商王家托官媒来家提亲了。”
闻言宝玉大惑不解,心想这似乎跟自己没什么关系吧!遂笑道:“那就恭喜姐姐了。”
宝钗猛然转身,杏眼含泪问道:“宝玉,在你心中,究竟我哪一点不及颦儿?”
闻言宝玉如天上炸开一个焦雷,不由自主退后半步。
老天,这是神马情况?
什么时候宝姐姐对我这“假”宝玉情根深种了?貌似面前这位被人比做杨贵妃的漂亮姐姐,我就没跟她说过几句话吧?
这时候,宝玉体内那强大的现代灵魂再次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宝玉故作深沉的低头沉思一回,整理一下思路,方抬起头直视宝钗双眼。
“姐姐美丽,大气,人所不及。林妹妹论才论貌不输与你,若论性子宽厚容人,不及你多矣。”
宝钗粉面含羞,水杏般的美目中泪光闪闪,勇敢的与宝玉对视,似要探究方才所言是否真心。
宝玉与之坦然相对。
“那,那为何,你心中眼中只有她,没有我?”
宝玉抬手一点自己心口:“因为,这里!在这里面,有一间小小的房子。林妹妹比你早先一步,住进去了。房子太小了,住了林妹妹,便再也装不下第二个人。”
宝钗面白如纸,尤自挣扎问道:“如果,我说如果,先认识你的那个人是我呢?”
宝玉长叹一声,苦笑道:“姐姐何太痴也!这世间哪有那么多如果。缘定三生,生生世世,生死相依!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
说罢深深一揖,转身决然而去。不带一丝犹豫。
身后传来宝钗拼命压抑的哽咽之声。
宝玉并不停留,硬起心肠,大踏步走了。
快刀斩乱麻,长痛不如短痛。
虽然自以为做得干脆利落,难免心怀愧疚。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我怜香惜玉,美人为我黯然神伤。
沿柳堤慢慢走来。心烦意乱,不觉来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