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秦国已经有足够的实力,挤身天下分配之中。
总之,不管天下人怎么猜测怎么看待,战争爆发,受苦的肯定是百姓。
大量陈国流民逃窜往各国,人潮流动最多的方向就是楚国。
这可给楚国人出了一个大难题。
收吧,人太多了,跟随流民一同爆发的可能有饥荒、纷争、甚至瘟疫。不收吧,楚国身为天下诸国表率,这么多双眼睛都看着呢。
为了这事情,楚国朝堂上已经争论两天了。
刚开始流民少还可以接纳,现在人数众多,一些地方人口严重饱和,已经引发了许多纠纷。可以说秦陈的战争,在侧面上加深了楚国的动荡。
“众爱卿怎么看待此事?”
楚王皱眉望着下座的臣子们,都讨论两天了还没个结果。不过这件事情的确棘手。
现在大部分臣子主张拒绝所有流民入内,楚王自己想的也是这样。这也是无奈之举。
“回禀我王,张大谏素来才智多谋,天下人共睹之,为何此次却不见张大谏回话?莫非大谏有什么精妙绝伦的主意?”
说话那人紧紧盯着张培青,一口一个张大谏,阴阳怪气的。
这回从齐国回来她立马被升官了,且一下子升到了“大谏”。
那大司马卫扶邱在楚国兢兢业业四十年,才到了“大司马”,她张培青来了一年就当上大谏,怎么不叫人眼红!
只不过在张培青耳朵里,这个官职名字着实不好听。
大谏,大贱。
还指名道姓的张大贱,真是,握了个大草。
她总觉得自己似乎和好名号绝缘。
上一个张黑子还不知道是谁给传的。
那人话出口,众人把目光放在她身上。
的确,张培青的计谋天下人都知道,这回怎么没见她说话?总不会江郎才尽吧。
楚王殷切地望向下座淡定超然的年轻人,越看越喜欢,人才果然还是他们楚国的最顺眼,连带着那张黑乎乎的小脸也格外可爱。
“张大谏有何见解?”楚王和颜悦色问道。
张培青嘴角抽了抽,挂上虚伪的笑容,“目前看来拒绝流民入内是个好主意。”
楚王点点头,感慨。
“是啊,并非寡人凉薄,只是那流民太多,给我楚国百姓也带来了许多问题,使得他们原本安稳的生活受到牵连。寡人也是实在没办法。”
张培青直视高座上面容慈祥苍老的楚王,默默垂下睫毛。
诸国之中,最和善的君王,其实是楚王。
试想能在自己尚未退位之时,便把所有权力事务统交给年轻的太子处理,这般有魄力的人能有几个?
所以楚国才能这么强大,即使诸国虎视眈眈、即使动荡也不能奈的了何。
所以才会培养出楚荆这样最合格的继承人。
话说,这次出使回来楚王还送了她一份超级贴心的礼物呢,是个绝佳的厨子,做的菜饭那叫一个棒。
张培青觉得现在自己每天都活在食色幸福中,连工作都更有动力了↖(^ω^)↗
“陛下,臣有一计,大可解开此结。”
她将笏板举起,弯下腰行了个礼。
“哦?”楚王诧异,“寡人还以为爱卿同寡人见解一致呢,爱卿且讲。”
在众人注视下,张培青大大方方挺直了腰板。
“臣以为可以采犬分流’法。流民虽多,但他们基本都是朝着楚国边境地方涌去,所以才会造成那些地区人口过多,纷争频繁。
然而纵观我大楚国土而言,楚地辽阔,区区流民入内不过石落大海,如果能将这些流民分散开来,就构不成什么威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