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义,你心中可有疑惑?”离开许府,杨明感觉到跟在身后的太史慈闷闷不乐,于是走到偏僻处时,停住脚问道。
“县令,将被诛九族的叛党许家你都愿出手相救,但为何就不放过句章城数万无辜百姓,非要屠城不可?”太史慈在杨明清澈眼光鼓动下,终于将藏在心里的话说了出来。
“子义可曾想过,我们接纳许家,放过句章百姓。如果被朝廷知道,我们就会等同叛党。如果被孙坚知道,联军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我们,估计我们没几人能活着离开扬州。所以,为了给朝廷及孙坚一个交待,更为了我们能安全返回交州,我们必须屠城。”杨明无奈说道。
“县令曾记否,昔日你说是为了拯救百姓才出兵?”太史慈并不认同为了自救而屠城,略带激动地提醒杨明道。
“呵呵,子义为民。有项任务事关句章百姓生死,不知子义可敢担当此重任?”杨明没回应,反而问道。太史慈绝对是名出色将才,但并非谋士,所以杨明不想与太史慈讨论太多理念。
“有何不敢?”太史慈驻戟正色道,完全没注意杨明嘴角泛起的狡黠之色。
“好,一言为定。不过此处不宜久留,回到营地再说。”杨明见“猎物”已经落网,却不急着收网,特意卖关子。然后带着太史慈混杂在人群中出城而去。
轻易出城后,杨明二人继续跟随走在官道上的逃命人流。官道在离城约十里后,拐入密林。逃命人群进入密林后,惊讶地发现在密林尽头,停着十来辆马车,百余名全副武装的商队护卫肃立着。闪着寒碜光芒的刀刃、枪尖、箭头,使得众人不寒而栗。
“我们是交州义军,降者不杀!反抗者杀!奔跑者杀!持械者杀!”逃命人流还未完全反应过来,四周又冒出数百名商队护卫,顿时杀声四起,将四下逃命的人群截住。除了少数违令被杀,大多数人都放弃抵抗,悉数被捆绑。老幼及体弱者,则免被捆绑,直接押到大车上。
当逃命人群四下乱窜时,杨明在太史慈护卫下负手而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商队护卫头目立刻注意到了,定睛一看,认出是杨县令及太史慈二人,连忙飞奔过来,喝退左右,拱手参礼。
“你们是哪队的,今日收获不少吧?”杨明看着商队护卫开始将俘虏押走,并将包袱、箱子等杂物收集到空余的大车上,问道。吕蒙将商队护卫军事化,分成四队,每队约五百人。
“回县令,我们是第三队的,连这次今日共俘获二千余人,都押解到营地了。”头目恭敬回答。
杨明点点头。眼光余光注意到,太史慈看到逃命人群被押解后,心有不忍,俯首看着自己跟前的地面。
杨明二人随着押解俘获的商队返回营地。营地建在一处山谷中,谷口建有营栅,营中营帐连连,旗帜飘扬,营门外二杆大旗高树,左面旗上红底金字:讨逆右军,右面旗上蓝底黄字:交州义军。
惶恐不安的俘虏被带到营地广场,一名佰长带着一队郡兵开始核实俘虏,并登记造册。
“我以讨逆右军、交州义军联合名义宣布:你们这些叛民现在开式成为义军俘虏,全部发配交州。这期间,你们的生命受义军保护,饿了有饭吃,病了有郎中救治。但你们将失去自由,还要义务干各种杂活,违者杀!”佰长的朗声宣读,引起众俘虏骚动,有人还大哭起来,但很快就被递到面前的各种兵器震慑住了。
“到了交州,你们就会恢复自由身份,实行居者有其所,耕者有其地的政策。……”佰长继续朗声宣读惠县安民政策。众俘虏脸色各异地听着,平静了很多。
众俘虏被“洗脑”后,体强者被押解到郡兵把守的健字营,体弱者被押送到由商队护卫看管的护字营。
杨明回营帐后,立即让亲卫队长谢旌召集众人举行第二次圆桌会议,侦察什长山猫也出席会议。
“句章许家已经投奔义军,我们马上夺城。”时间紧迫,杨明直奔主题,众将听后露出了笑容。
“周军侯,你率铁甲军攻占各城门,移交蒋军侯郡兵防守,然后马上攻取句章府衙,将城中工匠连其家属全部移至南门。”
“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