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得后来道祖鸿钧讲道,收了接引、菩提二人为记名弟子,并赐与两人成圣契机鸿蒙紫气,授予第七道鸿蒙紫气时,道祖叹了一口气,却是给了红云。
众人这才知道,前排座位原来是圣人座位,众人后悔得不行,那鲲鹏更是把红云恨得牙齿痒痒,道是红云害他失了成圣机缘,便一心在计算着红云,好抢来红云那道成圣契机鸿蒙紫气。终于乘红云在洪荒游历时,逮了个机会,暗算了红云,没想到红云却也厉害非常,用消魂散魄葫芦将鲲鹏打成重伤,并强自护住了一口真元,待得见到长耳师徒后才得以消亡。那鲲鹏却是躲在了天庭疗伤,所以一路上长耳师徒才得以安全抵达五庄观。
长耳听后唏嘘不已,想到洪荒世界弱肉强食,以强为尊,红云因当那好人而送命,却是死得太为不值得了,难怪红云临死前要对天大呼:“天道不公,红云不甘!”想是对天道的控诉吧。只是西方接引、准提二人受红云如此大因果,两人业已将要成圣,当算得出今日之事,却也见死不救,真个让人心寒!
当下无语,这时童子却是将那人参果端来,那人参果却是上一批成熟果实,只见那人参果遍体金黄,宛如小儿端坐,一股清幽气息散开,刹时满了整个房间。
镇元子将那人参果给了长耳师徒一人一个,说道:“三位道友且自尝尝。”
长耳只将那人参果塞与口中,人参果却是入口即化,香甜嫩酥,味道端的十分美好,待得入肚后,却只觉一股黄色气息从人参果上漫起,游遍全身,只觉四肢百骸舒服异常。那黄色气息待游遍全身后,又向那丹田涌去。
那边袁洪与青雅吃了人参果后,登时修为大进。李松暗想这人参果果然是好东西,难怪传言功效比那以后天庭的蟠桃还要好。长耳师徒向镇元子拱手谢过。
许久,镇元子才叹了一口气道:“我无那道祖所赐成圣契机鸿蒙紫气,无论有多大机缘,怕是一生成就也要止于现在准圣境界了,那准提生于混沌青莲之莲蕊所化形之接引旁,却是命好,不过也因此少了许多磨砺,故虽成圣,道行心性却比不得接引,因此只能做那西方教二教主。道友身具大道基,又有大机缘,或许将来成就在我等之上也未可知,不过我观道友道行法力俱是不低,为何修为却还只停留在大罗金仙后期,尚为进入准圣阶段。”
李松闻言后,却是也叹了一口气:“我也知可斩一尸而成准圣,斩三尸而成圣,不过人生之味,尽在善恶执三念,我却是不愿弃之。”说完,心中事情一幕幕闪过,只道若是就此忘了一切,便是成圣又与那泥偶有何区别。
镇元子却是被李松言语勾起了以前漫漫求道路途的点点滴滴,当下也不胜感慨。却是笑道:“道友想来也被世人误导了,世人皆是以为斩却三尸就是斩却善、恶、执三念,其实斩却三尸只不过是坚强道心,增进修为,使得道行更上一层楼之举,不再为些寻常之事烦脑而已!并非真个无善、恶、执三念。”顿了顿镇元子接着笑道:“贫道也是先籍那人参果树斩却一善尸,后又籍那先天灵宝大地胞衣地书斩却一恶尸,可贫道也非是好坏不分啊!由此可见,斩却三尸只不过是坚强道心,增进修为,使得道行更上一层楼之举,不再为些寻常之事烦脑而已!并非真个无善、恶、执三念。”
长耳恍然大悟,难怪后世自己会对那些已经斩却三尸的圣人所为疑惑不已,原来是这等原因。
却又听得镇元子又道:“道友却是性情中人,我当初在紫宵宫中听道祖鸿钧说过,‘大道三千,条条可证混元’,或许道友将来另辟溪境也未可知。”
长耳心中却是苦笑,成就混元圣人岂是说的那么简单?大功德成圣与以力成圣自不必说,即便是斩却三尸中的任何一尸,也需要大机缘、大智慧、大毅力,要么心中有所大悟,要么以先天级宝贝做为寄托,而越接近圣人阶段越是修为难以寸进。自己如今除了那道成圣契机鸿蒙紫气,其它的条件可谓是一件也无。
长耳想了片刻,却是将那道红云所赠鸿蒙紫气托出,对镇元子说:“道友已为准圣,或可成就那混元圣人境界,此鸿蒙紫气却是红云道人所赠,道友与红云相交莫逆,想来红云也不会反对我将之转赠于道友,也省得放在我处白白糟蹋掉了。”
此举却是让镇元子和袁洪都吃了一惊,鸿蒙紫气是何等珍贵之物,众多洪荒高人却是一辈子见都未曾见过,鲲鹏与红云争得个你死我活也是为了此物,没想到长耳竟然拿来送人。
镇元子留连的看了那道鸿蒙紫气半晌,脸上颜色变化间,终究还是不肯接受,道:“鸿蒙紫气这等洪荒至宝却是讲究一个缘字,我若有缘,当日在紫宵宫中道祖鸿钧就赐给了我,也不需等待至今日。今鸿蒙紫气在道友手中,想来是道祖鸿钧借红云赐与你。天之一道,果然是高深莫测啊!”
最后一句长耳却也是也从红云那里听到过,心想,天道果真如此么?当下犹豫不决。
镇元子讲到此处,想起了以前在紫宵宫中听道时以及后来与红云相交的点点滴滴,心下疑惑。突然问道:“道友也是大能之辈,为何当初未到紫宵宫中听道祖鸿钧讲道呢?”
长耳尴尬一笑,道:“说来惭愧,当日道祖开宫讲道时,我还只是不知名山谷中未化形的小妖,故而未上得紫宵宫。”
镇元子又与长耳师徒三人论了半天道法,一场相处下来,长耳倒也知道镇元子实在是和红云一样,为洪荒中的善良之辈,从刚才面对那道鸿蒙紫气的态度就可看出,不过远没红云那般迂腐,长耳也想结交这个朋友。
长耳师徒三人谢过,当晚三人就宿在五庄观中。次日一早,三人前来拜别镇元子,镇元子亦不挽留。
长耳师徒三人出得五庄观,时日已东升,放眼望去,只见洪荒中一片苍茫。回头看看五庄观,却还是隐在薄薄雾色中,静幽飘渺。长耳朝五庄观作了一辑,复又与两徒儿一起迎着阳光,朝洪荒中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