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三:“……”
他深深地吸了口气,忍着肉痛,咬牙道:“这些……我我也会给我侄儿侄女买的!”
张大哥张二哥脸上顿时露出了笑,一人一个胳膊搭在弟弟肩膀上。
“小弟,你真好,不枉我们这么疼你。”
纪长泽配合拍拍掌:“真是兄弟情深啊。”
张老三看着大哥二哥一人一条结实臂膀,露出了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是,我们……兄弟情深。”
他怎么就想不开,来招惹纪长泽呢!!
现在好了,本来买了布还能剩下一点,现在是一点也不剩了。
咦呜呜呜呜。
看着张老三带着难以形容的笑容如死狗一般有气无力的跟在两个哥哥后面走了,纪长泽觉得,这家伙短期内不会再敢在村里哔哔什么了。
他转头对着安父一笑:“来,叔,别搭理他,咱们继续吃。”
吃饱喝足了,他就要去弄钱了。
纪长泽可不是随便瞎扯出了一个工人岗位。
而是认真瞎扯的。
毕竟他一跃而蹴不太可能,但如果以工人为台阶,一步一步往上走,还是很容易让人相信的。
吃过饭,纪长泽就走了。
他得再去纪七叔那买点山货,再去干部小区卖一波,赚点路费和起始资金,去魔都转悠一圈。
而安父,则是端着饭菜去屋里喂妻子。
安母心情很不错的,一边吃饭一边念叨:“看来咱们晓露还挺有福气的,结婚的时候还能有三转一响呢,咱们村里可就这么独一份。”
安父:“……你信了?”
安母:“当然了,我都听见了,你都说他有出息了,而且你不也信了吗?”
安父:“……”
他那是配合纪长泽吹牛呢。
安母还在:“真是没想到,这孩子性子痞里痞气的,居然还挺有出息,晓露嫁得好,我也就放心了。”
安父:“其实三转一响挺难的,这还有两个月就要结婚了,来不及吧……”
“怎么会,长泽说的那么确定,肯定来得及。”
安母满眼的向往:“我都听见了,他说的多真诚啊,真是个好孩子。”
安晓露恰好进来,听见这话脸一红,安母笑着问女儿:“晓露,你也觉得长泽有出息是吧?”
安晓露红着脸,不好意思的点了点头。
安父看向一脸肯定的娘俩:“……”
这不是糊弄外人吗?!!
怎么还把自己人也给糊弄进去了?!
反正,他肯定不信。
两个月凑齐三转一响,这怎么可能呢,不可能的。
张老三也不信。
但他这次机灵了,他没直接出面,而是先把消息散出去,再自己躲在后面,嘿嘿笑着听别人各种讨论这件事。
“这话你们也信?纪长泽那性子,别说干得好升职了,说不定干不了两天人家就把他赶出来了。”
“年轻人嘛,爱说大话是正常的。”
“他爹妈都不信。”
然后,纪长泽回来了一趟,说厂长把他推荐到魔都国营企业去了。
所有人:“……”
假的,一定是假的!
张老三这次坚定地站出来打假:“我不信!肯定是纪长泽糊弄人,我今天就特地去一趟城里,看看纪长泽是不是真的在做工人!!”
打假小分队—只有他一个人气势汹汹去了纪家,结果却从纪父纪母那得知,纪长泽已经离开家,去魔都了。
张老三:“……反正肯定是假的!”
他?纪长泽?
怎么可能呢!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然后,两个月后,在张老三正依旧坚持着自己打假队长名头为之努力时。
他得到消息,纪长泽回来了。
带着三转一响。
告诉他这个消息的人说着:“老三,看来纪长泽是真有出息了,要不咱们去问问他怎么赚钱的吧?都是一个村子的,喊声哥,拉扯拉扯感情,说不定他就乐意拉咱们一把了。”
张老三:“……呸!他个垃圾!老子问天问地都不问他!”
他不信邪的找了过去,正好看见纪长泽正站在纪家门口,对着得到消息过来看热闹的人们说着:
“厂长觉得我活干得好,把采购的任务交给我了,我这不是一个人干不过来吗?就想回来找个嘴皮子厉害,人活泛,不怕生的人跟着我一起干。”
张老三撇嘴,切,说了这么多要求,不就是要个脸皮厚的吗?
纪长泽:“一个月,二十块。”
张老三脸上的不屑僵住:“!!!”
他赶紧挤了过去:“我我我!!找我找我!!”
纪长泽有点嫌弃的看了看他:“你?”
张老三狂点头:“对对对,我嘴皮子厉害人活泛也不怕生!!”
纪长泽:“但是咱们这个关系……”
张老三:“我们关系可好了!!特别好!”
他嘿嘿嘿挤出一抹谄媚的笑,上前殷勤的帮纪长泽捏肩膀:
“哥!!以后您就是我亲哥!!”
“你真的要跟我一起干?”
纪长泽又问:“你不是一直都不服气我吗?”
“没有没有,那是我以前有眼无珠,长泽哥你别跟我计较!你人最好了,我最崇拜你最想跟着你干了!!”
看着张老三那一脸的期待谄媚,纪长泽摊手:
“看来人的优秀果然是没办法遮盖的,连你都折服在我的善良之下。”
“这就是人品的力量啊。”
纪长泽睁开眼,刚坐起身子,就听着外面一个带着不满的中年女声正特地提高了嗓子指责着谁:
“我家长泽都没要三转一响!他就要个自行车你们就不乐意了?!做大哥的,弟弟结婚给弄辆自行车充门面都要钱,还是在城里吃公家饭的,老大啊,做人可不能这么没良心!”
纪长泽没直接出去,而是继续安静听着外面吵闹,一边听,一边查看原主记忆。
这里处于国家建设中,还是吃大锅饭,干集体活的时代。
原主的家在北方的一个小村子里,家里一个兄弟两个,父母健在,他是最小的那个。
一般来说,幼子都要比较受宠些,在原主家里也是如此。
一开始是因为他嘴甜会哄人,虽然自己没什么本事人又懒,但特别的会画大饼,一口一个“等我以后出息了怎么怎么样”,哄的父母偏疼一些。
后来他大哥结婚,大嫂是城里人,家里的独生女,又在城里是供销社的售货员,不可能放弃这么好的职位跟着丈夫来乡下,于是岳父就想办法找了关系,给他在城里找了个工人职位。
这个年代,工人可是很吃香的,原主大哥是疯了才会不去,于是顺顺当当的去了城里,因为没钱在城里买房子,因此是住在了岳父岳母家的。
又因为工人不好请假,也不能经常回家来看看。
这可就让原主的父母不满了,觉得自家辛辛苦苦养大的儿子跑去了人家家,害的他们被村里人说儿子去做了上门女婿,丢人啊!
于是,本来只是偏疼小儿子,现在直接演变成了对大儿子没个好脸,对小儿子充满溺爱。
毕竟在他们眼里,大儿子已经跑去岳父岳母家当儿子了,小儿子才是他们自家的。
有了大儿子这个反面典型,原主这个嘴巴甜每天说着要留在爹妈身边孝顺他们一辈子的小儿子做什么在父母眼里都是千好万好的。
总是偷懒请假不上工?
那是因为他身子弱。
干活不勤快吃饭跑得比谁都快?
身体弱当然要多吃好好补补了。
每天懒散躺在床上睡大觉,溜猫逗狗不干正事?
这是恋家,总比每天光想着往外跑来的好。
他们大儿子没结婚之前倒是干活勤快的很,结果呢?结个婚,还成人家家里的儿子了。
原主本身就长歪了,又爱偷懒又喜欢占人便宜,现在更是理直气壮的啃老,他不光啃老,还要求父母去压榨大哥,连带着大哥一起啃。
他大哥是个孝顺的,虽然舍不得城里的工作,但每个月的一半工资也都上交给了爹妈,一休息就又买吃又买喝的回来看父母,这些钱和东西也就顺理成章的都到了原主那,于是他的小日子就过的很滋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