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不消半日,杨老头捡的那个傻瓜,居然是个大财主,如今要把杨老爹接到家里享福去了,那么好的房子,也送给赵老头了的消息在村里传遍了。
有人替他高兴,说好人有好报,也有人暗暗妒忌,这么好的好事,怎么就落不到自己头上?
不管众人怎么想,去阻挡不了去杨家一探究竟的脚步。
杨家素来冷清的小院,霎时热闹起来,反正明天也要走了,米呀面的带着也是累赘,并且萧家也不缺少这些。
杨老爹一狠心,就留了众人吃饭,那个年代物质匮乏,再加上小山村离镇较远,有些人一年半载,都不会到镇上去一趟,吃的都是自家地里种的,穿着自己纺纱织出来的布,遇到年成不好的时候,饭也吃不饱,顿顿稀粥。
杨老爹要招待众人吃饭,自然不可能请大伙喝粥,所以众人一听,杨老爹要招待他们吃饭,个个都很高兴,男人们留下来帮着收拾行李。
大妈大婶们自动到院里帮忙摘菜,架子上脆生生的黄瓜,墙角树上爬着的扁豆,紫色的茄子,均成了她们的囊中之物。
心思活泛的小媳妇赶紧跑回家,把自己的孩子拐了过来,有吃的怎么能忘了孩子呢?小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平时总要想尽办法,让他们吃饱吃好,譬如上树掏个鸟蛋煮了,田里捉到一只青蛙清蒸。
今日有免费的晚餐,当然更不能错过,并且也不用担心,吃得杨老头的饭会有心理负担,人家明天就进城享福去了,哪还会在乎这一点点东西?
大妈、大婶们择完菜,一看又多了好多小兔崽子,这些哪够呀,赶紧又到那菜地里去巡视一圈,把那能吃的都摘了下来。
有的大妈一看,别人家孙子孙女都来了,自家媳妇怎么那么实心眼,不知道,把孩子叫了过来呢?赶紧脱了围裙去家里叫孩子去了。
杨老爹一看,来了这么多人,米他倒是不担心,可这菜却不够了,怎么办呢?真伤脑筋啊!还真没想到会来这么多人。
萧镇一看,这个大半个村的村民,都来了,索性不如请了整个村子,把院子里的鸡鸭都杀了,又买了三条大猪。本来他还想多买两条,可整个村子就只有这三条大肥猪,不过村子小也就十几户人家,三条猪,再加上家里的那些鸡鸭,一顿饭差不多也够了。
这下整个村子都沸腾了,三条大肥猪啊!就算过年也没有这么奢侈过,谁家大肥猪舍得自己吃呀,都是要拉到镇上卖钱的。
不管大人小孩都主动帮忙,杨老爹这个请客吃饭的主人,反倒成了最闲的一个。
他把萧镇拉到一边,“这一顿吃掉三条大肥猪,也太奢侈了吧,我看不如这样,你看大家生活条件也不太好,那三条猪今晚吃掉一条,另外两条论斤按人头分给大伙,你看如何?”
☆、第二百七十一章驱逐
萧家富裕,萧镇从小不缺吃喝,倒是没有想到这一层,经杨老爹这么一提醒,深以为然。
如此村民就更高兴了,不光能大餐一顿还能带回去,同时也感慨杨老头这下真的交了好运,随随便便就杀了三头猪,让他们又吃又拿,那萧家岂不是每天都过大鱼大肉的日子?
当然有人妒忌,也有人觉得羡慕不来,不是谁都会有,杨老头这样的好运,也不是随随便便从河里捞个人,就能撞上大运。
毕竟杨老头先前为了救萧镇,搭上了自己的棺材本,当所有人嘲笑他是个傻瓜,只有杨老头一如既往的对他好,把他当成亲儿子般看待。
并且,如果没有萧清扬和梁茶香,机缘巧合来到这里,杨大牛终究不会变成萧镇,如此杨老头就要养,这个傻瓜一辈子。
所以,富贵不是你羡慕,就羡慕得来的。
与其羡慕杨老头,不如来点实际的,今天这一顿晚饭想办法多吃一点。
所以村民脸上的笑容更深了,手脚更麻利了,做起事来脚下生风,剁肉、烧水、下锅,各人很有默契的分工合作,不消三个小时,杨老爹家门前摆起了宴席,人人喜气洋洋的落座吃喝交谈。
这顿饭一直吃到半夜,众人才意犹未尽地慢慢散去。
第二天一早,晨光微亮,一家四口将行李搬上马车。
“爹,我们走吧!”萧镇扶着杨老爹登上马车。
杨老爹掀起窗帘最后望了一眼,自己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屋子,放下帘子道,“走吧!”
杨老爹原本以为他们走的早,不会惊动村民,没想到马车还未启动,村民都围了上来,众人又一番阔契。
麻雀在树上跳来跳去,忽然飞下来,衔起地上的米饭碎末,扑棱棱的飞到树上。
坐在门外台阶上的秦柯诚瞧着有趣,又故意闪了一些碎屑到地上,树上的麻雀点着脑袋,乌黑的小眼睛左瞧瞧右瞧瞧,似乎发现没什么危险,大着胆子又从树上飞下来,这一次却没有衔菜米饭立即飞走,蹲在地上边吃边跳,嘴里叽叽喳喳地叫着,很快又飞来三、五只麻雀。
饭桌前的秦诺欣瞧着撇了撇嘴,“幼稚”。
好好的桌子不坐,非要像个不上台面的下人一样,蹲在门口吃饭,偏偏自家老爹也不呵斥他。
秦诺欣咬着筷子抬头瞧瞧秦明伟、又瞧瞧秦柯文,两人神色自若地吃着饭,秦柯文甚至还一脸温柔的,给闷头吃饭的方晴夹了只核桃酥。
虽然这两人都表现的很自若,可不知为什么,秦诺欣总觉得这两人有点心不在焉。
院子里响起急促的脚步声,惊的院子里跳跃的小麻雀,扑棱棱地飞上了树。
秦明伟放下筷子,威严道,“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