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_官像_奇书网
返回

官像

首页
第19章(2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正是骄阳似火的正午时分。

赵未平说的有事儿,就是去见老同学蒋玉雯。

赵未平临来县里开会前,就给蒋玉雯打了个电话,说自己到县里开会,领导有没有时间接见一下老百姓。

蒋玉雯不接赵未平的碴儿,而是揶揄道:“今天太阳是从西边出来的吧?要不赵书记怎么会给小女子打电话呀?”

赵未平故意长吁短叹道:“我就是冤死都不敢说是冤死的。打电话不对,不打电话也不对,简直没有老百姓说话的余地。”

蒋玉雯哼了一声,道:“得了,别抱屈了。想吃啥?我中午请你。”

“这还差不多,有点儿温暖的意思。”赵未平调侃道。

蒋玉雯说:“你不找我,我也正要找你。”

“有事儿?”赵未平敏感地问。

“当然。”蒋玉雯简明地回答道。

蒋玉雯找赵未平的确有“事儿”,那是她从曾英那里听到的一个新信息,事关赵未平的前途。

曾英是耍笔杆子出身,原来是市委宣传部政研室主任。四年前,调到成田,出任县常委宣传部长一职,踏进了县委领导班子。这是曾英在仕途上的一大进步,同时又没有离开老本行,也算是发挥优势,扬长避短了。

作为从宣传口出来的干部,曾英可不是没见过美女。要说没有让他动心的,也不切实际,但像蒋玉雯这样,让他惊为天人,一见钟情的,还真不多。

蒋玉雯到县委宣传部报道那天,曾英这个久经沙场的成熟男人,就被蒋玉雯的成熟端庄,沉静怡人的气质和风度给征服了。

蒋玉雯的容貌体态,不是那种妖冶型的,也不是那种令人眩目型的。关键是那些并非完全精致的部件,组合到蒋玉雯的身上,就十分恰当。用古人的话来形容,那就是“多一分嫌肥,少一分嫌瘦。

对曾英表现出来的热情,敏锐的蒋玉雯明察秋毫。但是,蒋玉雯明确地暗示曾英:我们是不会走下去的。

作为一个正当年的男人,作为一个情感丰富的文人,曾英的思想天马行空,恣肆汪洋。曾英认为,结识蒋玉雯,使他焕发了第二春,使他的生命更充满了怡人的风光和绚丽的色彩。而从前的生活则是暗淡的、沉郁的、灰色的。

但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作为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他不得不无奈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以保持自己作为公众人物的正面形象。这又是曾英极度痛苦和绝望的。

而更加理智的蒋玉雯,则干脆离开了宣传部,以避免极其可能出现的尴尬。这个事情,是蒋玉雯和谁都没有说起过的。

既然不能相守,但不妨碍做朋友。

曾英把蒋玉雯当作了红颜知己,蒋玉雯对私下里的一些正常交往也无恶感,但始终保持着分寸。

前天,是曾英到任四周年的纪念日。原来县委宣传部的老同志在一起为曾英搞了个纪念晚宴。蒋玉雯虽然只在宣传部呆了两个月的工夫,但毕竟是宣传部出来的,自然也在应邀之列。

在晚宴上,曾英很激动地向支持自己工作的同事们表达了深深的谢意。为在成田结识好朋友而感到幸福。

蒋玉雯默默地听着。敏锐地感受到曾英在谈到朋友是瞥过来的目光。

曾英向在座的每个人敬酒。大家也轮流向曾英敬酒。

在感情浓郁的氛围中,无论是在岗的,还是离岗的,人们纷纷回忆在曾英领导下,一起共事的愉快经历和良好感受,称赞曾英为人坦诚,大度,与人为善。钦佩曾英才思想敏锐,才华横溢。

曾英被感动了。他一再向大家表示谢忱。用一杯杯的酒,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晚宴后的派对搞得很红火很热闹。

都是能歌善舞之人。在这样的场合,更是用载歌载舞的方式来表达感情。

情绪亢奋的曾英,首先邀蒋玉雯跳第一曲。

音乐声起。

这是约翰施特劳斯于1880年创作的一首被誉为世界十大圆舞曲之一的《南国玫瑰园舞曲》。这也是蒋玉雯非常喜欢的一支曲子。

身材高挑的曾英与蒋玉雯配合得很默契,可谓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一曲完毕,立刻赢得了满堂彩。

灯红酒绿,杯觥交错。人们尽情地享受着友谊、友情和美酒。

几近午夜,聚会终于在恋恋不舍之中结束了。

曾英提出送蒋玉雯回家,并且要步行。

夏夜的夜晚,少了许多白日里的酷热,多了些许凉爽。

曾英和蒋玉雯沿着街道步行,不时地交谈几句。

曾英今天没少喝,但神智仍然保持着清醒,保持着绅士般的严谨。

蒋玉雯率先提起了个话题。说市县年底就要换届了,问曾英有没有什么打算,是否准备长期在成田工作下去。

曾英说,很谢谢。。蒋玉雯对自己的关心。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要在成田工作一个时期。

蒋玉雯问为什么。

曾英毫不隐瞒地坦诚相告,说钱书记有意安排他接任常务副县长一职。

蒋玉雯微微一怔。又问,谁来接宣传部长的位置。

曾英透露,钱似海属意临江的赵未平。

蒋玉雯心里一震,但并没有表示出来。

曾英感慨地说:“钱书记心里早就有谱了,成田未来的基本格局业已形成了雏形。县委这边,县委书记:李森;副书记;林镇东,但他今年要退休,还有一个张之;组织部长:司正炎;宣传部长:赵未平;纪委书记:俞任。政府这边,县长:朴天一;常务县长:鄙人;……”

这是一个重要的信息,非常非常重要的信息。

赵未平拿起筷子,二话没说,就夹起一块肥肉放到嘴里,有滋有味地大嚼起来。

望着嘴角儿冒油的赵未平,坐在对面的蒋玉雯看得直咧嘴。

“你真不愧是农民的儿子。”

蒋玉雯的语气中含有些许的无奈。

“嗯,农民的儿子都爱这口。比如毛主席。”

“臭美,还tian脸和伟人相提并论。”蒋玉雯揶揄道。

赵未平一边吧嗒着嘴,一边说:“小的时候家里穷啊,一年到头吃不上一回肉。就是偶尔吃上一回,也不能放开肚皮吃。所以,我就是想吃肉,这是我小时候的最大理想和梦想。时至今日,在我的眼睛里,无论什么山珍海味,统统不在话下。我始终认为,猪肉是世界上最香的东西。”

赵未平一番宏论后,又洋洋自得地去夹第?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