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妈妈要求的,因为我妈妈早在我第一次带你去时,就把你看成了准女婿,不是吗?”石茵站在郑羡清面前,拉正他的领带。两个住在一起,生活各方面都很协调,就像是结婚多年的夫妻那样,只差一张证确定两人的关系。
周老师的两个儿子都比石茵大,一个大三岁,一个大五岁。大五岁将近四十。已经到了这个年纪的人对自己老父的再婚也表现在得比较豁达。大儿子从周老师提起这事就表示赞同,认为自己的父母有权力在晚年时有个伴。
小儿子一开始交不同意,要能小儿子考虑的事和石茵的考虑的事情相同。钱事无小事,就怕万一说不清楚。大儿子就劝小儿子,这是父亲的事,想拦也拦不住,何必要闹得不愉快。
小儿子的媳妇比小儿子开明,也是从一开始就赞同这事,但同样说得把钱的事说清楚。
一家人约个时间正式见个面,算是把这事给订下来。石妈妈特意穿了件喜庆的新衣服,还在之前一天理了头发,说要精神好好的去见周老师家人。石妈妈也是第一次见,多少有点紧张。
石茵说没事:“妈,你精神着呢,郑羡清,你说,是不是?”
“妈像是要出嫁了。”
郑羡清的话让石妈妈不好意思了。接了石妈妈,又去接舅舅,毕竟舅舅是石妈妈的哥哥,除此之处也没有其他亲人了。
之前石妈妈对舅舅讲起过这件事,舅舅是反对的。舅舅是怕石妈妈吃亏,不过在石茵说了钱的事,再加上石茵一再劝说之后,只能同意了。
两家人按着约定时间赶到约定地点,地点是周老师的大儿子选的,说是吃餐便饭,可也知道这餐便饭的重要性。石妈妈和周老师之前就好了,只是住在一起,但不领结婚证。这餐饭,相当于是两人正式向自己的儿女宣布这件事。
石茵到时,周老师那家已经到了。那真是热热闹闹的一家人,就少了一个周老师相当的妈妈级的女人。周老师像个慈父,石茵对周老师的映像还是不错的。因为之前是老师,所以身上多少有点书生气的儒雅。为人谦逊有礼,有很亲和力。
周老师家的两个儿子,大儿子自己是开公司的,就也就是他不在乎周老师遗产的原因。大儿子自己赚得来,只想老父亲过得好。小儿子好歹也是公务员,他媳妇是医生。
在石茵看来,周老师的大小子更像周老师,小儿子可能是像妈。虽然石茵没见过周老师的发妻。不过既然要成为一家人,大家是应该坐下来好好吃餐饭,聊一聊。
见面时,石茵把买来的东西送给周家人。大儿子说石茵太客气了,他们也没准备什么东西,石茵说什么:“这是给小朋友有的礼物,是不是,小朋友?”
周老师的这两个孙子和孙女都非常可爱,就是男孩皮了一点,从见面到吃饭整个人就没有安静坐下来的意思。孙子到是很乖巧,梳着可爱的两角辫。女孩子跟男孩子就是不一样,打扮得很洋气,像个洋娃娃似的。
两个小孩在看到礼物时都很开心,问能不能拆开玩。小儿子的媳妇就陪着两个小朋友坐到一边拆礼物。其他人则先到桌边坐下来。大儿子说:“既然人都到齐了,我们先叫服务员上菜。”
石茵看得出,在周家最有说话权力的人是大儿子,不过大儿子孝顺周老师,会听周老师的话。
石妈妈向周家人介绍:“这是我哥哥,这是我女儿,石茵。这位是郑羡清。”
石茵接上话:“我男朋友。”
周老师介绍了他的家里人。大家很客气地互相打了声招呼。大儿子说:“你们太破费了,一来就给他们买礼物。以后不用这样客气,我们都是一家人,不用这样。”
“没什么,应该的。小朋友那么可爱。”石茵笑着说。
“那你们快点结,也可以生一个。”大儿媳说,“结婚那天可以让小军和佳佳当花童。”
“这个主意很好啊。”石茵又笑。
应该说这餐饭吃下来,气氛很好,愉快,轻松。没有石茵想的尴尬,就连那两个小朋友,也很乖地称石妈妈为“新奶奶”。石茵说:“妈,你一下子就当了奶奶了。”不过钱的事,还是被说到了,这个也没什么好回避的,是个问题就得面对。
不过之前都已经商量好了,两个人是住在一起,反正各自都有退休金,不必为生活费担心。至于遗产的事,也是各家归各家。这样说清了大家都好放心。对周老师和石妈妈而言,需要的只是一个伴。毕竟儿子都不会每天陪在身边,有个伴比什么都重要。
舅舅之前没见过这家人,见过之后也觉得这家人还蛮好的。既然石妈妈和石茵都坚持,他也没什么再好反对的。就说以后妹妹有个有相互照应是件好事。
石妈妈把这件事告诉了公园里一起锻炼身体的姐妹,还请她们吃了喜糖。这就算两人正式结婚了。
石茵真心为石妈妈感到高兴,这么多年了,终于可以有一个能在晚上说说话的伴了。郑羡清搂上石茵的肩:“我也想在晚上有个说话的伴。”
“你很贪心,我不是已经陪着你了吗?还是少一本证,让你不安心?”
“你不想要名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