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号称有百万雄兵,但是面对五国合纵,几乎掏了底子也才凑出一半。
一旦郑国渠建成,效果如何先不说,起码秦国的可以放开手脚了,仅这一点就足以让众人欣喜。
嬴政欣喜之下,打算赏赐墨家和农家,却在叶煜的提醒下反应过来今天刚刚传来了荀子的讣告,唯有押后再赏。
提到郑国渠,那么就不得不提一提郑国了。
已经这么多年了,嬴政现在对于郑国倒是没什么怒意,反倒怜惜起他的才华来了,只是郑国是来损害秦国利益的间谍,这一点是他当初自己承认的。
“爱卿觉得,寡人要如何处置郑国呢?”这个问题好几年前他就从李斯那里得到了答案,但如今却不舍得就那么处死郑国了。
叶煜也察觉到了嬴政话里的不舍,他其实也是倾向于留下郑国的,若郑国没有说他是间谍,秦国完全可以当做他什么都不知道,把错全部推给韩国,然后算郑国功过相抵,大度地任用这个人才。可偏偏他说了。
“王上,为君者不可朝令夕改。”叶煜摇摇头说道。
嬴政的打算在当时算不上秘密,毕竟他突然改变对郑国的态度,好奇者不少,有点门路的人都知道了。
嬴政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呢?当初商鞅变法第一步就是建立信用。他只是在惋惜罢了。
荀子的死和郑国注定的下场并没有带走彗星,事实上这一次彗星出现的时间比先前任何一次都长,李由和蒙毅都为此将婚期推后了一年。
又过了几十天,叶煜得到消息说是那个如他爷爷一般、为他操办大礼又操心婚事的奉常去世了。
哪怕知道没有根据,但他也厌恶起了顶上那个总是带来噩耗的彗星。
“奉常的家人若是有需要,搭把手。”吊唁出来之后,叶煜沉默许久才对赵诚吩咐道。
“是。”赵诚默默记下。
奉常死了,悲伤的人还在悲伤,可是他的位置却是空不了,二月还有祭礼呢。
掌管祭祀的老太祝成了新一任奉常,叶煜对这个结果并不讶异,他惊讶的是原本负责卜筮的太卜徐福竟然填了太祝的缺,这几乎可以说他是下一任奉常了。
相比起弄什么长生不死药,这个走向倒是不错。他当日不过随便想想,竟然真的快实现了。
这之后不久,那彗星总算是没影了,让人总算是能松一口气。
秦王政十年二月的祭礼进行的很顺利,新奉常以前也是管祭祀的,并没有出什么岔子,就是徐福出镜率越来越多了。
郑国渠也紧随其后建造完毕,正好就在春天用上了,淤泥的河水是再好不过的肥料,渭水北面的田地被灌溉,几乎可以预想到秋天丰收的景象了。
嬴政非常满意这一工程,参与此事件的官员都升了职爵,墨家和农家也多有奖赏,当然,也没落下郑国,嬴政给予了郑国一族丰厚的奖赏。
但其后不久,郑国自刎了。
听到这消息的时候叶煜正在教子婴写字,他顿了顿,把笔给子婴道:“乖,你先练着,阿父一会儿就回来。”
见子婴乖巧地点点头后,叶煜便去了外间与赵诚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