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们出去怎么办?”
四方没有回答她,他拉着她来到以前小雨的房间,从衣柜里拿出一个旅行袋,打开袋子,里面整整齐齐的一堆现金。“就用这个现金”四方说。
四方拉着睁大眼的再文来到卧室,将她按到床上,“现在你睡一会儿,凌晨我们出发。”
32
32、第三十二章。。。
夏天夜晚的凌晨两点钟,四方和再文从偏僻角落翻围墙出了小区,他们打的直奔火车站,随便选了一列开往南方的列车,买了票上车。到清晨的时候,他们在一个小火车站下车,随即又偷偷上了旁边的一列开往西南方向的列车。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车程,他们在一个陌生的小镇下车。
这是一个西南部的小县城,有以前老工业基地遗留下来的痕迹。现在依然有几个传统产业的工厂,小城的人多数是这些工厂的工人,人们生活简单,安逸祥和。
从火车站出来,外面是黑漆漆的夜。四方拉着再文的手,“我们不能去住宾馆,要找个地方将就一下才行。”宾馆入住肯定会需要身份证。
再文挽紧四方的胳膊,“没关系,夏天天气热,在外面也凉快。”
已经晚上十二点了,但是夏天大家都睡得比较晚,有些店面还开着,四方拉着再文,找到一家拉面店,进去点了两碗拉面。
可能是这里的人比较喜欢吃辣椒吧,面端上来时,里面放了好多辣椒,呛的再文直打喷嚏,她是标准的海滨人,吃不了辣椒。
四方扬声对老板说,“请问能重新做一碗吗?不要放辣椒。”
老板是一个矮小干瘦的中年人,脾气挺大,“爱吃不吃,这么晚了,我要关门了。”
四方看着面前的两碗面条,“那请给我一碗开水吧。”
老板不耐烦的倒了一碗开水放到他们桌上。四方用筷子挑起面条,抖掉上面的辣椒,滤了一会儿汤汁,然后放进那碗白开水里面,推到再文的面前,“将就着先吃一点。”
再文也学他的样子,把面条放进白开水里面,把碗放到中间,“一起吃。”
吃完了淡而无味的面条,四方拉着再文走出面店。外面路边还有老头老太太们摇着蒲扇坐着乘凉。经过一个公园,再文看到里面亮着昏黄的灯,还有几张休息椅。她拉拉四方的袖子,“我们在这里过夜吧,也凉快。”
四方看了看,拉着再文走进公园。他本来想找个什么娱乐场所之类的待一晚,但是这个小县城很小很淳朴,没看到什么大的可以过夜的娱乐场所。
四方和再文在休息椅上坐下来,再文抓着他的胳膊,头靠着他的肩膀。四方摸摸她的头,“你睡一会儿吧,累了吧。”
再文摇摇头,但是却真的累了,忍不住的闭上眼睛。
过了一会儿,四方看她睡着了,把她抱着放平,头枕着他的腿。而他自己则抓着旁边的旅行袋,眼睛一瞬不瞬的盯着苍茫的夜色。
再文跟着四方在公园里睡了三晚,有一天晚上他们还被小混混骚扰,被四方赶走了。直到他们拿到新的证件,他们才没有睡公园了。
四方从一个超市的寄物柜里拿出了用文件袋装着的新证件,他拿出来仔细看了看,然后将一个装满钱的黑色背包放了进去。
再文后来也看到了他们的新证件,现在他们一个叫张辉,一个叫王盈,很普罗大众的名字,混淆于茫茫人海中。
拿到新证件以后,他们住进宾馆,好好的洗洗澡,舒服的睡了一觉。
然后四方就张罗着买房子了,这里的外来人口不多,工厂的工人一般都有福利房,所以房地产的规模很小,放盘在卖的房子只有三个小区,并且多数都是造好超过两年的成品房。四方比较了三个小区和四周的环境,然后在县城的边角地带,买了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房子位于顶层,光线充足,视野开阔。
房子已经造好超过三年了,里面是精装修,全款付下来也才三十多万。再文不由的感叹,这房价的差距未免太大了,三十多万在永州只能买一个厨房。
剩下的几天就是大采购了,添置一些家具,家用电器,床品,布艺等等各种物品。
有一度再文对小碎花很感兴趣,她想把窗帘,沙发套,椅□成小碎花的,这样比较有田园风,对了,还有床品,再文也想弄成小碎花的,因为她听说床品弄成小碎花的,男人会听女人的话。她如此这般的去问四方,四方瞟她一眼,“做的时候你想在上面?我同意啊,我听你的,但是还是不要小碎花了吧。”床品最好不要花花绿绿的,其他的四方无所谓。
最后再文还是放弃了,软装饰还是以简单大方为主吧,毕竟比较耐看。
房间外面的阳台非常大,再文知道四方喜欢摆弄花花草草,他们一起去花鸟市场买了各种各样的花卉盆栽,又买了很多大大小小的花盆,各种各样的花卉蔬菜种子,四方可以种一些自己喜欢的。
四方又找来工人,把阳台的一半盖上透明的玻璃顶,下面放上一张躺椅和一个小竹床,晚上他们相拥在一起看星星,天空是那么的辽阔,远处是青蛙呱呱的叫声,萤火虫一闪一闪的,一切是那么的静谧又美好。
这个小区到目前为止只卖出了六成的房子,住户不是那么多,又处于县城的边角,所以整个小区的生活都是干净又安静的。
每天早上,再文都会和四方散步去买菜。小区里面也有小型的菜场,但是里面的蔬菜不是很新鲜,再文更喜欢在外面买。出了小区,再走一段路,就能到一个村口的小河边。每天早上,小河边都有很多农民挑着一箩筐一箩筐的蔬菜过来收拾清洗,收拾好以后,挑到县城里去卖。
再文会沿着小河边,看看他们今天都摘了什么菜出来,如果有喜欢吃的,就跟他们买一些。
这些农民对这小两口已经挺熟悉了。一个中年妇女看到他们手牵手过来,朝他们打招呼,“过来买菜啦?”
再文笑着朝她点点头,走过来看看她的箩筐。
中年妇女一边用剪刀剪掉青菜的根须,一边跟再文说,“真羡慕你们,每天都手拉手的来买菜,你男人长的可真俊俏,不像我家那个死鬼,每天就知道喝酒,我每天起早贪黑的卖菜都不够他喝酒的。”
再文笑笑,没有说话,这个大姐每天都要抱怨几句,她已经习惯了。她挑了两斤小青菜,四方接了过去付了钱。看到那边一个大叔的箩筐里堆着新鲜的黄瓜和红红的西红柿,再文又走过去买黄瓜和西红柿。
拎着买好的菜,再文和四方从小河边上来,到了上面的马路上。这时看到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站在马路边东张西望,一双大眼睛泪汪汪的,快要哭了。
再文走过去摸着他的头,“小朋友,快点回去,不要站在马路旁边,很危险。”
小男孩抬起头来可怜巴巴的说,“我找不到妈妈了。”
再文蹲下来问他,“你家住哪里?阿姨送你回去。”
小朋友迅速的说,“我妈妈叫何莎莎,爸爸叫王鹏,我爸爸的电话是1356215xxxx,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