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他老爹梁欢出海的第二年,即绍兴十四年,五、六月间,福建遭遇前所未有的大洪水。
闻讯之后,沧浪主人忧心众人的安危,不得已又回过一次故地……
梁御风记得,乔庄主曾说过,他们兄弟幼年时有幸见过沧浪主人一面。难道就是那一次不成?
算一算,小乔只比他小一岁多,正是那一年出生的呢。
梁少爷想起这一点,忍不住问小乔:“那你小时候住在八闽的哪里?是泉州吗?说不定咱们还能算是半个同乡。”
小乔不能肯定:“这个嘛,我只记得小时候好像一直居无定所,兄长他们带着我在几个州府都待过一阵吧。不过兄长说过,我们的娘是兴化人。”
石桐宇忽然问:“兄长他们?”
小乔怔了怔,道:“呃,小时候除了兄长好像还有一个人,成天都陪着我……”
他脸上浮现出微微的迷惘之色。不知为何,童年记忆混沌不清。他绞尽脑汁也想不起,那人到底是谁?
梁少爷猜测:“是徐愿吗?”
小乔摇头:“不是,徐愿那家伙是外人,我说的才不是他呢……”他抓抓头,“好奇怪啊,完全记不清那是谁了。”
小王爷嘲道:“我听师父说过,人上了年纪,便会患上一种类似痴呆的病症,叫作老人痴呆,什么事都记不清楚。跟你是不是很像?”
小乔立刻反唇相讥:“是啊,我上了年纪,那你呢?乳臭未干!要不要回去喝奶啊矮冬瓜?”
“你!”这话正中小王爷死穴,他的小脸顿时鼓成了个包子。
“你什么你?嘻,一个矮冬瓜,一个大胃王,来呀,你们咬我呀?”
小乔张口,“噗”地一下,两枚螺蛳壳正正击中小王爷和莫风止的脑门!
小王爷大怒,当即便张弓搭箭,箭如流星,连珠速发,射得小乔在屋梁上几无立锥之地。
可怜莫风止平白受了池鱼之殃。只不过他抬头看看,一时也打不着小乔,干脆还是化悲痛为食量,继续抱着海碗吃得起劲。
钟寅这回学乖了,不肯去触霉头了,抱着大黄猫远远躲到一边,明哲保身。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小王爷几轮箭雨过后,小乔瓦罐脱手,被梁御风纵身掠起接了个正着。
梁少爷顿时又开始纠结了!
想吃又怕辣,他馋涎欲滴,左右为难。
石桐宇看得好笑。想了想,他出言建议:“今日做的吃食太多,往日闵姑娘对我们多有照拂,不如送些去给她尝尝?”
梁少爷生性大方,听他这么一说立刻点头:“哥哥说得对,正该如此。”
于是将手里的瓦罐乖乖上缴。
小乔:“……”
他踞在梁上,眼睁睁看着石桐宇将他预先留起来的环饼和螺蛳利落地打包,泪流满面。
梁少爷教训他:“闵姐姐还请你们吃过千岁果哩。投桃报李,方是君子之道。”
虽然小乔完全没兴趣成为一位君子,但胳膊扭不过大腿,还是只能含泪与那些零食挥别。
莫风止好奇问道:“千岁果是什么?”
小乔眼珠一转,又开始耍他:“此物乃是始皇帝遣徐福两次出海去往海上仙岛,求取得来的长生仙果。三千年开花,三千年结果,再三千年方能成熟。凡人吃了,可以长生不老,寿与天齐……”
“呸呸呸!”小王爷打断他,“不要信他的胡说八道。”
钟寅附和:“嗯,我尝过一次,滋味甚美,但并没那么神奇。”
小王爷神气活现道:“哼哼,我也不过吃过百十来次,并不爱吃。只是师父曾道,这果子长生延寿虽不可能,但吃得多了,倒也对身体有些裨益。”
莫风止似懂非懂地点头,眼睛瞪得溜圆。看样子很是向往!
醉仙楼本就地处于秦淮河畔的坊市,与闵三娘所在的人家离得并不远。
几人乘兴而去,到了那些曲曲折折的巷陌里头,才不得不下马步行,这时食盒还尤带温热。
闵三娘听见他们的动静,移步出来迎接,欢欢喜喜接过了食盒。
见到这回又多了两个小的,她十分喜爱,又请他们入内吃果子。只是千岁果已剩得不多,不够他们分。她就另外添了二色灌香藕和澄沙团子等点心。
除了小莫来者不拒,照样狼吞虎咽。剩下几个小的都不爱吃甜食,分完了几个鲜果,又都目光灼灼盯上了她手里的食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