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唯有这般,他才会觉得自己还活着。
江澄回来后,渐渐把散出去的权利收回手中,他每日把自己闷在书房里瞧公文,有时也去祠堂里和江枫眠及虞夫人说说话,一如遇见柳清歌前的那三年。
蓝思追和金凌心急如焚,却也不敢劝,只得叮嘱小阿月得了空多去江澄房里陪陪舅公。
小阿月懵懵懂懂的点了点头,他其实有些怕江澄,他的这个舅公话总是很少,训起人来又总是很凶,可他待阿月总是很好,一次都没有骂过他。
小阿月很聪明,三岁就把《诗经》和《论语》背下了,小小一只团子,站在院子里背诗的时候奶声奶气摇头晃脑的,极是讨人喜欢。
江澄也很喜欢听他背诗,这么小一点的孩子自然不解诗后广袤无垠的世界,只是朗朗的童声清脆纯净,仿佛能使人忘却一切烦恼。
这日,小阿月又如往常站在院子中间背诗给他爹爹们和江澄听,他今天刚学了白居易的《琵琶行》,《琵琶行》那样长,此时小阿月一口气只字不落地背了出来,果然赢得了几个大人的连连喝彩。
小阿月得意地仰着脸说:“这算什么,我还会背《长恨歌》呢。”
金凌故意逗他:“儿子,你快别吹牛了。”
小阿月气鼓鼓地哼了金凌一声,叉腰道:“我才没吹牛呢。”
众人听了都忍不住笑出声来,小阿月以为他们不信,急了眼:“你们瞧不起小孩子,我真的会背《长恨歌》!”
于是脖子一梗,果然大声地背了起来,江澄本是含笑望着小阿月,只小阿月背到“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一句时,脸色稍稍变了,蓝思追见状心里骤然一紧,他不该教小阿月背《长恨歌》的,江澄那模样,怕是要触景伤情了。
蓝思追轻咳一声,柔声说:“行了,阿月,我们都知道你会背《长恨歌》了,停下来喝口水罢。”
可小阿月正是背得得意之时,哪里肯听,背得愈发起劲起来。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金凌听着听着,心里也愈发紧张起来,他急匆匆地站起来,去捂小阿月的嘴,小阿月从未被自家爹爹这样粗暴地对待过,他不明所以地望了望金凌,觉得很是委屈,于是狠狠地咬了一口金凌的手,“哇”地一声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