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到他握着弓的手,在微微的抖。
另一边,孙权却刚收到周瑜驰军夷陵的消息。
他静静的看了看坐在下首的鲁肃。
“子敬,公瑾此举,你有何看法?”
鲁肃恭恭敬敬的垂首,眼睛也没有抬起来。
“臣以为弄险。”他顿了一顿,却又补充了一句。
“不过兵者诡道,亦贵在奇险。”
“恩。”孙权没有多说,只是微微点了点头。他看的出,周瑜已开始燥进。不论结果如何,他对战事的急切都显而易见的表现了出来。
“主公。”鲁肃忽然下位,躬身一礼,呈上一信函。
“此乃臣前些日子与刘皇叔晤,孔明托臣奉上。”
“喔?”孙权的眼神闪了闪。“信中所说为何?”
“臣不知。”鲁肃只是淡淡道。“但他另有一言,托肃告知主公。”他顿了一会儿,似乎在斟酌什么。最终,却还是开了口。
“孔明说,野兽在隅,若得另一猛兽与其相峙,善也。”
孙权忽然笑了。
他未曾打开那信函,却问了鲁肃一句——
“子敬认为他此言何意?”
“臣不敢妄断。”此刻,鲁肃却忽然抬起头,眼神复杂的望着孙权。
“但臣知道,公瑾,永远是可以信赖的。”
孙权却只是将手放至口边,目光射向了其他地方。
他轻轻道。
“下去罢。”
第34章箭伤,隐疾
鲁肃走后,孙权慢慢的打开了那信函。
果不出他所料,诸葛亮在信中以无立足之地为由,言辞恳切的讨那荆州数郡,又废了大段口舌以表拳拳忠心。自然,这信里亦有弦外之音,无非便是托鲁肃带来的那句话。
用刘备牵制周瑜……哼。这卧龙如意算盘打的倒是好的很。
孙权将那信函缓缓合上,找一木匣子收了起来。
诸葛孔明。倒是真有两下子。但,还是小看孤了。
亦错看了孤对公瑾的态度。
孙权静静的坐在桌边,发出了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
再怎么样,那毕竟……还是公瑾阿。
哥。你看,其实,孤无法做到太绝。
此时孙瑜正在丹阳。他早已恨不得肋生双翅飞去南郡,却不能去。
他不能再令仲谋为难。
所以他每日都一遍遍的在写着通过驿馆而往南郡去的书信,却一日日的绝望。
不知那人是成心不回,还是战事胶着,脱不开身。
可他依然写。仿佛每次俱能收到他的回信一般。
他强迫自己这样想。
真是因果报应。他忆起那些年少飞扬的岁月,只要是与周瑜分隔两处,总是能收到那人频繁的信件,干净俊秀的小篆,密密麻麻,充斥着各式各样的叮嘱。
那时自己还嫌他婆妈,卖弄风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