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瑜打开信的速度很快,阖上的很慢。
他脑海中浮现着鲁肃前来找他时的言辞。
周瑜那冷淡的态度。
以及吕蒙欲言又止的神情。
妈的,周公瑾你又骗我!
孙瑜跨上马,使劲的赶。好像这些日子,他总是在赶。
他不知道,也不敢想,十年以前,那人为了见他最后一面——
是不是也曾这样赶过。
他只希望自己的运气比那人好些,能赶得上。
另一边,孙权却坐在内殿的椅上,闭着眼,以手支额。
想必孙瑜已经出发。却不知能不能赶上。
他刚才问过那宋姓军医,得知那药,也至多能拖半年。
不知为什么,他总有些不好的预感,他却觉得,连半年都拖不过。
他想起一月前,周瑜竟匆匆一封表奏,便随着那上疏前后脚的回了都城。
其时那奏折他已阅过。
周瑜疏中所言进取巴蜀一事,确是雄略之举,却依然令自己有所担忧。此番一取巴蜀,又是兴师动众,赤壁虽胜,江东也还是损了元气。何况公瑾如此急躁,究竟是……
却没想到,周瑜竟会亲身前往,来打消他的顾虑。
只是他现下却希望那一日的事,永未发生。
那日的记忆,还清晰的在眼前。
他记得周瑜请了内府密谈,他自然也准了。
见到周瑜之时,却发现短短数月,他消瘦了许多,连眼眶均有些陷了下去。出乎自己意料的,他进了内府便宽衣解带,直至露出了肋下疤痕。
那已经不能称之为疤痕了。而是一块碗口大小的烂肉。
伤处没有任何愈合的迹象,反而连周围的皮肤都死黑。
他那时只是惊怔,无言。
周瑜却单膝跪下,双手托举一柄薄剑。他听见他说——
“此剑乃决赤壁一战时,主公赐瑜之物,剑为军令,请主公准瑜巴蜀之行。”
他却半晌才回过神思。
“公瑾……你这身体……”
那人只是笑笑。笑的昂然,如寒冬暖日。
“够瑜为主公打通荆蜀之道。”
他已被周瑜吓到。他看着他,忽然觉得自己错的很厉害。
孙权回忆到了这里,眼眶中蓦地有了些湿意。
他以手遮目。静静的想着那日周瑜说给他的话。
“功高震主。臣知道这是犯忌的事儿。可若不震慑住那群老臣,江东不稳。”
“既总有人要做恶人,瑜愿往之。”
“主公的猜忌,有理有凭。往日,臣不敢说这些话,说了,主公也不信。可今日,主公该信了,因为臣……此番去了,便回不来了。”
“取了西蜀要塞后。若臣已殁,请主公万勿撤军。吕蒙孙瑜,可代臣事。”
还有些话是说给弟弟的——
“仲谋,你这傻小子,也不想想,从小就是你哥骗你,你公瑾哥,何时骗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