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过后才懂得自责
休息日,我也懒得动手收拾房间,家中乱七八糟的物品胡乱地堆放着,实在是看不下去我才会动手收拾杂物,这样干的日子久了给人留下了屋子主人懒散缺乏生活条理性的印象。
其实不然,我知道一个人养成的习惯很难改变,在自我意识中不大情愿做收拾房间的家务劳动并非我害怕吃苦,或者说懒惰,而是我不愿意把时间浪费在没有太大意义的这种家务活的劳动上面,自我认为屋子是用来为自己提供居住的,可随心愿而居,又不是供人参观的,没有必要收拾的太干净了的谬论。
当然了由于居住条件的限制,面积又小的居室内显得零乱了,因为没有单独可供存放各种类型生活杂物的各种房间,如会客室、书房、餐厅、衣帽间进行物品的归类的。另外,我觉得在居室内,不规则地摆放些小物件,才会给人一种温馨的浪漫的生活气息感,尤其是翻阅的书籍及稿纸文具生活用品之类,摆放顺手方便使用就好。
我经常做些脱离现实生活的事,活在虚无缥缈中,一点也不灵活,目光短浅,胸无大志而又固执己见,沉浸在自我意识中,对身边的事不闻不问,也从不多言,完全地沉浸于壮志未酬的自我努力奋斗之中,默默无闻而不能自拔到了不识人间烟火的地步。
业余时间还要扑在写作上,不懈地努力也并没有让头脑变得聪明伶俐,对文学仍然停留在肤浅的认识上,不能进入更深的意境。写作中对于事物形象化的认识不够,表述中条理混乱,逻辑思维不够准确分明,这弊端如何解决,完全在于思路上。
也就是说,个人的思维能力并没有问题,而是在于自我的付出与认知上犯下了错误,尤其是对外界事物的认知不够深度,不能够翔实的了解,没认识到问题的内涵而只是看到了表面,才犯下了如此的逻辑思维的错误。
我在个人的喜好上也一样,花鸟鱼虫的情趣及花前月下的浪漫和激情写作的认知,不能全面的领会实质,所以很难来提高自己,这完全是对自己以外的事物认识不够深,缺少深入细致地研究的习惯,这与平时封闭守旧的生活方式有一定的关联,缺少对周围事物的认真观察,缺乏学习别人的长处的谦虚谨慎的精神,虽有强烈的写作欲望,自然不能够捕捉瞬息万变的素材,自然写不出创造性,花样翻新的好文章来。
我晓得自己不是什么天才,而是想通过自我的努力变成人才,不停歇地奋斗,然而事过境迁了许多年,虽然把衣食住行及修饰自己外表的时间用在努力阅读和写作上,墨守成规学习文学创作,也是一直信守承诺,谦卑好学,却也很难成为人才。
这个时候,雨点击打在窗外的物体发出了滴滴答答的响声,吵闹的让人心烦,不得不抬头用痴迷的眼睛望一眼,玻璃窗外淋漓不尽的雨线映入眼帘,平心静气地想,哎,让烦恼与这雨声一起滚蛋吧。
早晨起床,那些阴影无法排解掉,妻子的不愉快的唠叨,让我无从排解内心世界的孤独与寂寞便陷入了麻木不仁。岁月蹉跎,亏欠妻子的真的是无法弥补了,人生不可能重新再来,岁月不饶人呢,所以生活与现实依然如故,什么也没有改变,仍然是那样的日子,不得其门而入,继续伏案提笔沉思默想,几十年如一日的恶劣的习惯也没有丝毫的改变抽烟、泡浓茶,伏案写字,一天不这样做,情绪就会更加低落下去。
天不亮我就起床了,已经胡乱在纸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迹,不管三七二十一,只有这样才会感到痛快淋漓。单一的写也会消磨人的意志,这样埋头苦干不仅仅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也耽误了做人做正事,我感觉到该悬崖勒马了,不能在这样一事无成的浪费时间浪费生命了。
时光很快地走进了美丽的季节,完全可以放纵情怀去领略人生的快乐,何必要如此地背负着自我意识的壳呢?总被忙于琐碎的家务与伏案写字所束缚,腾不出时间去享受季节的美丽,是多么愚蠢。
梅所在的单位的工作劳动强度大,每天回到家就已经精疲力竭,倒头便睡,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收拾房间。
梅一旦有些精神的时候,也会报怨我的生活态度,说我没有条理性,连自己都收拾不干净还能有什么出息。妻子说的很对,其实这是对我的一种鞭策,虽然唠叨起来没完没了,唠叨的原因是不能够帮助梅调动工作。
那时候金钱万能,肯花钱完全可以办成,工人阶级照样可以转为干部。当时梅单位的同仁花了钱调到了金融部门工作,不仅能够照样的胜任工作,还身心愉悦舒心的工作,工资高于当工人的几倍。
在能够花钱调动工作的那个时期,我的确没有想方设法地去找人帮忙,没有找人办理这件事情让我终生的遗憾,久而久之也成了压在我心上的一块心病,梅并不是无理取闹,这让我终生后悔莫及,自然觉得对不起梅。
当时每月工资几十元,说实话手头没有那么多钱,不宽裕,可人家别人怎么能够舍得花钱办理呢,这些人明白整理,可我当时的脑筋一点也不灵活,仍然相信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收入水平也不差上下,只是革命工作分工不同,没有考虑到将来的等级工资差距的巨大,人是分三六九等的。平等权利,只是说说笑笑罢了。
后来人与人的悬殊程度简直是天壤之别,如果长后眼,能够预知未来,竟然有这么大的悬殊等级,砸锅卖铁也要贿赂办事人,如今后悔莫及,所以只好默默地忍受妻子不满的唠叨和低收入的生活,真他妈的挨骂也活该,都怨自己,耳朵磨出老茧怨谁?
第14章钢琴是这个女人的生命
说实话开始时我对性的认识,完全是兽性的,当我渐渐地认知了人性,认识人本身,发现人有动物的属性,人会饥不择食,还会宿怨,还会穷凶极恶,甚至直接反应出动物的本能时,所以孔圣人说:人,食、色、性也,符合人类自身本能固有的天性。
人的精力有限,当你筋疲力尽的时候,需要休息。不然的话,会影响到身心健康的,于是我遵循这样的原则,不在去努力学习了,乘机在网上悠然自得地点击休闲娱乐节目,偶然一天看到了一部描写人类本能的《钢琴课》的故事片,这部女性导演编导的感人肺腑的影片着重描写女人与男人微妙心理活动。故事情节简单却发人深思。
这部影片没有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故事情节场面,看上去也不怎么觉得具有浪漫情节的爱情故事,当电影却带有浓厚的人类情爱的抑郁痛苦的镜头,深层次地揭示了人性的自我,产生了深度的艺术效果,把观众带进了人类内心世界的痛苦挣扎中,让人窒息压抑的喘不过气来的艺术情感表演。
感动之余,我想用笨拙的笔,叙述这个故事的梗概,再次地感动自我。故事交代女主人公在六岁时被雷电击中,从此她再没有开口讲话,不幸让她成了哑吧。面对现实生活她无法与正常的人进行深入的语言思想交流,于是她把全部的精力与欢乐及愤怒的喜怒哀乐全部倾注在钢琴弹奏的激情中,终于她成为了一位钢琴师。
她的美貌成为了他人之妻,因为丈夫是健全人,婚后她仍然生活在孤独与寂寞之中。丈夫漂洋过海为了生计,迁徙到了一处原始土著人居住的荒岛,由于海边的道路全是泥潭交通不便,她带来的那架钢琴,靠她与家人的力量无法搬运,刚刚来到岛屿上,与当地人不熟悉,只好将超大超重心爱的钢琴暂时搁置海滩上。
这里是一个贫穷非常落后的地区,人们不知道钢琴是干什么用的,还处在农耕火烧的落后时代,这些人不愿意帮助她们搬运这庞然大物,认为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在这荒凉的岛屿上,她们没有认识的人,又没有钢琴可以弹奏,无疑让她陷入更加孤寂的痛苦中,无法在钢琴上弹奏乐曲。快要让她急疯了,尤其是在这样孤寂的环境下,觉得更加的寂寞与孤独,在无声的陌生的地方,如何能够没有钢琴呢?
这里人根本不懂钢琴,封闭的小村庄完全与外界隔绝,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始的生活,音乐在这里是陌生的。
那架钢琴被闲置在哪里,根本就不会有人问津,这玩意儿是做什么用的,这么一个庞大的物件般运的话,也需要好几个男人才能移动,何况劳动的男人们根本就没有时间和兴趣关心这种玩意儿,更何况这道路高低不平,荒滩泥泞的难以走路,在搬运这笨拙的东西。
没有人去想她的钢琴,她去过多次,只能望洋兴叹,一位管事的男人偶然发现这个女人去海滩上看那个玩意儿跟踪了几次,后来又见到她在桌子上面雕刻的格子上面纤巧的双手舞动,身体也随着起伏,桌子上的格子与海滩上的那个玩意儿上的格子相似,她却在上面不停地敲打着,男人不明白她为什么要这样。
天生美艳引人注目的她的行为引起了一个男人的好奇心,男人跟着她来到了海滩放钢琴的地方指着钢琴说:这是什么东西。女人急迫地为他弹奏了一支曲子。
这个看上去粗俗的男人立刻被动听的音乐声吸引,同时又被她的美貌诱惑,她的行为也感动了他的同时。这个男人粗俗说,“我想与你做交易,不知道如何?”
男人望着她的漂亮的脸,等待她的反应,她听懂了,甚至默认了男人的话,她太渴望能够重新弹奏生命中的钢琴了,于是允许了他亲吻,并与她上了床。
粗壮的男人满足了自己的欲望,自然也用了巧妙的办法给她搬运来了钢琴,却没有把钢琴的键盘给她,用琴键的根数想与她进行以后的接触,看似游戏卑鄙无耻,却在粗俗的背后蕴含了他对她情爱的渴望。
能够重新弹奏钢琴这让她兴奋与快乐,开始也许她无意男人的追求,并不太在意这个无耻之徒的敲诈勒索,因为她有漂亮的女儿和能干的丈夫,她意志是不会动摇的,只是逢场作戏罢了。
婚后的生活虽然衣食住行无忧,现实生活中缺少什么,让她觉得索然无味。内心世界感到了无言的寂寞,忙碌的丈夫又丢下她陷入了孤独。眼前的这个男人追求,让她的心怦然心动,虽然她无法与周围人深入的交谈,把整个内心情感寄托在琴键,只为子满足自己内心的渴望与弹奏曲子时的激情,因为她觉得自己弹出了内心美好的音符,优美动听的旋律让她,感受了音乐家创作时荡漾的激情。
音乐让她认识、理解和怀念着美好的事物,压抑与郁闷在弹奏时获得释放,然而只能在桌面上弹奏,弹奏时没琴键的抖动就不能抒发情感在颤动中与心灵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