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二号饰演者杨轩比魏晓林大两届,女主角饰演者岳叮铃和魏晓林同岁,但因读书早,是大魏晓林一届的学姐,二人同样是魏晓林的校友,身为电影学院毕业的大导演,安圳河习惯在电影里多多起用母校学子,给师弟师妹提供机会。
但对安圳河的师弟师妹而言,这个机会对他们而言仍然不是太优厚,前有魏晓林这座绝对男主的大山横着,怎么看都不服气。
魏晓林当然也感觉得到两个合作最密切的演员对自己的不满,为了打消这种不满,魏晓林只好在拍戏的时候更加卖力,能亲身上阵的绝不找替身,每一条的标准都给自己定得很高,整天在冰天雪地里翻滚摸爬,吊威亚也搞得跟吃饭似的。
尤其是魏晓林还身负许多打斗戏份,必须抽出时间和武术指导切磋学习,每天的辛苦忙碌程度赶得上刚做练习生那会儿,回到酒店房间几乎是倒头就睡,连卸妆的时间都没有。
他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即便有一点点忙里偷闲的时间,还要翻看余辉传给他的新资源相关资料,余辉给他进行了长期和短期的事业规划,短期内余辉计划这一年里为他接拍两部电影,一部现代都市偶像剧,一档常驻综艺,两到三个综艺的飞行嘉宾。而时尚杂志、时装大片、看秀走红毯之类的活动,余辉还要配合着其他工作细细调整。
不知是魏晓林的确人气很高,还是因为有了经纪团队的运作,魏晓林工作室一成立,就有许多邀约找上门来,剧本需要魏晓林细看,但常驻综艺的设定则可以速战速决,魏晓林需要选择的就是自己喜欢并且对事业有助益的综艺节目。
余辉翻了翻其他邀约,对魏晓林说:“你的电影才刚开始拍,最快的话拍完也要到三月中旬了,第一个季度都过去了,先计划一下第一季度的工作吧。”
第44章
魏晓林的经纪团队新官上任三把火,根据他的拍摄日程安排,给他接了一档国民室外真人秀《我的搭档》,是节目嘉宾搭档成组完成特定任务,真人秀刚好也选在电影片场附近的民俗文化村里录制,来回一天的时间,也不算浪费了一天的休息时间。
其实魏晓林状态并不算太好,连续的高强度拍摄让他感到异常疲惫,但是余辉劝他要在年轻精力足的时候多做一些工作,否则将来年纪大了,想做也都做不了了。更何况国民级的综艺哪里是那么好接的,错失机会不知道下次有得是什么时候才能遇上了。
室外天气寒冷,他们录制的这一期《我的搭档》预计会在春节假期播出,余辉把台本给他的时候非常兴奋:“就在我们片场附近拍,还是这么好的节目,又在春节播,不管是录制还是事后效果,都是为你量身定做的节目。”
魏晓林在收工前一天先和节目组的人见面,核对了节目的一些细节和流程,临走前魏晓林问节目组的工作人员:“可是说了这么半天,我还不知道节目嘉宾除了我还有谁呢?”
工作人员是个小女孩,她笑着对魏晓林说:“这个需要保密的,咱们这期节目请到了往常两倍的嘉宾,分成两组,有两个主题,也会剪成两期播放,您只需要按照台本和节目组提示找到您的搭档完成您自己的任务就可以了。”
魏晓林还想再问,小姑娘就捂着嘴不肯说了:“我是因为是您的粉丝才多透露了一点的,再多说我就是剧透要扣工资了,魏老师不要难为我!”
工作人员都这样说了,魏晓林当然不可能再为难小姑娘问东问西,只好放她走人,然后自己抱着台本翻了两遍,最后充满怀疑和不安地入睡了。
第二天天还没亮魏晓林的房门就被敲响了,他打着哈欠去开门,就看到了怼在自己脸上的摄像机,还有镜头前的任务信封。
魏晓林接过信封打开一看,是第一个任务,要尽可能早地赶到民俗文化村入口,这样能获取自己正确搭档的更多信息。
魏晓林是个挺争强好胜的人,既然参加了节目,即便上一秒还困得哈欠连天,但下一秒立刻投入战斗模式,迅速洗漱完然后便带着摄制组出门了,连换衣服的时候都等不及摄制组关掉镜头,而是自己夹着衣服钻进卫生间穿好。
摄制组的车一路风驰电掣,要不是经纪人带着化妆师要在车上给他稍微化个妆做一下造型,估计还能开得更快些。魏晓林闭着眼睛让化妆师给他遮黑眼圈,还嘟嘟囔囔地说:“师傅,我觉得没必要这么慢,我觉得我不化妆也不会太丑。”
魏晓林到达民俗文化村大门前的时候天还黑着,摄制组的人才刚刚发了盒饭开始吃早饭,见到从车上跳下来的魏晓林,连导演都吃了一惊。魏晓林举着信封摇了摇,问:“怎么样,我是第一个吗?”
来参加《我的搭档》的嘉宾,大多抱着一种借这个节目刷脸走红的心态在其中,尽管做游戏也很卖力,但是总是有点争镜头的感觉,像魏晓林这样一门心思专注任务的,反倒是少数人。
因为是第一个成员,所以魏晓林拿到了两份关于搭档的信息,还拿到了他的第一个任务卡,但是这会儿天还没亮,民俗村也才刚刚开始营业,只有几家店铺亮起了灯,魏晓林暂时还没办法做任务。不过他也并不着急,确认自己是第一个了,又有了相对优势,他便进了村子,随便找了一家开门的特色早餐店,慢悠悠吃起了早饭。
魏晓林很有做综艺的天赋,知道自己应该抖包袱造梗的时机,吃饭的时候不仅给跟拍导演也点了早饭,还是不是就对着镜头唠叨两句,吃饭时间也过得有声有色。
吃完早饭天总算亮了,魏晓林打开他拿到的两个搭档信息的信封,其中一个写着“行业专家”,另一个则写着“严师高徒”,魏晓林来来回回看了两遍,错愕道:“没搞错吧,这么笼统的两个词,谁会猜到啊?”
跟拍导演解释道:“抵达现场只是第一个任务,是初级关卡,难度不大,线索价值也不会高。”
魏晓林被节目组摆了个下马威,大清早起床那口气瞬间泄了一半,拍戏时的辛苦劳累都反噬了起来,丧气得连动也不想动了,他拖着下巴撑在桌子上,说:“先不急着做任务,先让我静静。”
导演组催促他:“任务完成的速度也会影响到之后线索,不能放弃。”
魏晓林摆摆手道:“知道,我不会放弃的。我选的早餐店正对着民俗村入口,我现在就在这儿坐着,看看到底会有谁进来,总得给我点提示范围。”他抬起头冲导演眨眨眼睛,笑嘻嘻说:“节目规则里可没说不能看,而且之后环节也总会碰到,我觉得导演组给第一名的奖励不怎么样,但是我就把这个黄金宝座当做我的奖励了!”
被魏晓林钻了节目组的空子,节目组只能站在一旁干瞪眼,离魏晓林第一个任务结束的时间还有半小时,魏晓林已经坐在窗边看到了绝大多数嘉宾进入游戏区域,而其他嘉宾因为是天亮以后三三两两相遇抵达,心中已经有了一较高下的心思,哪会像魏晓林一样优哉游哉坐在窗边研究,所以魏晓林反倒像是掌握了上帝视角。
看了看表,魏晓林终于动身,他推开早餐店的门,同跟拍导演说:“我大概已经能锁定我的搭档是谁了,我现在就要去跟我的搭档一起做任务了!”
节目开录不到三个小时,魏晓林已经自己给自己开了挂,整个导演组都很紧张,生怕这位开挂选手把节目录制时长缩短一半,那可就白瞎了这么多好不容易才请来的嘉宾。
魏晓林坐在窗边的时候看到的大多数嘉宾年纪都很轻,是跟他同龄的青年艺人,魏晓林反复思索他手中的线索,专家和严师,都是很高的称谓,虽然圈内人人被尊称一声老师,可真正能同时满足这两个身份的人其实并不多,年纪也不会太轻。
魏晓林一边看着陆续入场的嘉宾,一边在心里进行排除,正在想着,他看到了入场的一位前辈,几乎在那一刻,他就确定了这是他的搭档。
周科,一位国内音乐领域公认的大前辈,说是专家并不为过,他在音乐上的造诣和贡献十分卓越。魏晓林曾经跟他有过一面之缘,他在刚刚出道的时候去录唱片,遇见了通宵工作的周科,以及谌锐。
谌锐曾经在公开场合声称自己是周科的徒弟,要跟着周科学唱歌,争取双栖发展。魏晓林之所以会知道这些,是因为那时他还对谌锐好奇满满,搜索查证过谌锐和周科的交集。
魏晓林常听人说娱乐是个圈,却没想到圈子这么小。不过也没什么可感叹的,魏晓林心想,周科想必根本不认识他,所谓一出大戏,都是自己脑海里在幻想罢了。
正在想着,魏晓林已经走到了周科面前,他跟周科打了声招呼,说:“周老师,我是魏晓林,今天也来参加节目,咱俩组队搭档吧。”
周科眯着眼睛皱着眉头看了他两秒钟,仿佛在回忆他是谁,魏晓林紧张极了,他可真担心周科不留情面地问一声你是谁。好在周科想了一会儿终于想起来了,他说:“哦哦哦!你是那个组合,叫什么FOREST的成员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