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1_(伪装者同人)【楼诚】在历史长河中消失的那道光_奇书网
返回

(伪装者同人)【楼诚】在历史长河中消失的那道光

首页
分卷阅读71(2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程蝶衣想着大家好歹是朋友,这么多年来一直想代替阿诚来看看明楼,看看他的近况。

段小楼他是彻底死了心,程蝶衣只希望阿诚和明楼不被这时代所折了自己的风骨。

“程老板,如果有机会,请帮我打听一下阿诚的生死。”

临走前,明楼实在放心不下,虽然很害怕会听到自己不愿面对的答案,可他还是对程蝶衣提出了请求,是死是活,他总是需要有数的。

“放心吧,他还活着。”

其实程蝶衣也不知道阿诚到底是不是还活着,可当他看着明楼张爬满沟壑的脸,这句话便脱口而出了。

没有丝毫意外,他看见明楼有些混沌的眸子在那一瞬间燃起了光。

“还差一年,就快了。明先生,阿诚在等你。”

戏子无情,程蝶衣自知没有什么爱国情怀,可若不是像明楼和阿诚这样的人苦苦坚持了八年之久,自己脚下踩着的这个国家,恐怕早已换了姓。

程蝶衣本想去给明楼一个拥抱,可无奈铁窗相隔,他只能伸出手与明楼遥遥相握。

除了脸上掩饰不了的皱纹,明楼还是和当年一样,淡定从容,如青松一般峻拔,坚挺。

阿诚这些年里走遍了大江南北,报告打了无数次,踏破了一切能帮助到明楼的人家里的门槛,可他人微言轻,在这个全民GM的年代,没人愿意听他的,没人愿意为他冒风险去翻旧案。

他是在一九七五年的一月回到北京的,红卫兵们再亢奋的热情也融化不了北京的冰雪。

阿诚站在功德林的墙外向里眺望,直到站在这里,他冰封的心脏才开始有了微微的跳动,他知道,明楼在挂念着他。

阿诚从程蝶衣那儿知道了明楼的近况,听着程蝶衣描述明楼的面容时,阿诚微微红了眼眶。

太久了,真的太久了。

二十年,那个曾经刻在自己骨子的人,他都快要忘记他的样子了。

“蝶衣,时局动荡,我们都得好好活着,别小人得了志。”

阿诚在离开之前,抱着程蝶衣跟他说了这句话。

冰雪融化的时候,阿诚看到板报,明楼刑满,即将被解送至北京郊外的田河农场“就业”。

“就业”,虽说不用再被囚禁在铁笼之下,但仍然时时刻刻处于被监管的状态,没有真正的自由。

第二天,负责明楼案件的其中一位董书记收到一封厚信,信里明明白白地写出了自己与明楼的联系,从一九三九年明楼回沪开始,一直到现在。最后主动请命,说自己经过文化DGM的洗涤,深刻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愿意经过劳改来反省。

落款,销声匿迹多年的青瓷。

阿诚比明楼先到田河农场,他被安排在农业部,负责开垦荒地,种稻谷。

思念太盛,就算明楼会责怪他,但他也顾不上了,阿诚知道如果再让他等下去,他会死的。

那日董书记按照信里的地址找到阿诚,一个中央老干部差点当场落下泪来。

两人与董书记曾有一面之缘,在这个人性泯灭的年代,没想到他竟然还记着。

当初明楼和阿诚执行爱国人士转移任务时,那趟列车上就有董书记,只是那时他还没当上中央干部,而是一个用纸笔来战斗的爱国青年。

当年他亲眼见证了明楼甘愿用自己性命去赌敌人的一个信任,也亲眼见证了阿诚在列车上的失控嚎叫,那样的人,说他是反革命分子,难道不觉得丧良心么?

当年亲眼看着明楼中枪,阿诚一个在坐在车厢的衔接处发呆,董书记看不过,写了篇文章安慰他,只是当时阿诚脑子一片混沌,呆愣地道过谢后,便将文章揣进了衣兜,一直到最后一次回明公馆打扫卫生时才想起来看看。

当阿诚写下自己的揭发信时,他就在赌,赌一个人最后的良知与人性。

而这一次,他赢了。

董书记当年被受命参与潘汉年反革命案的调查工作,当他在反革命人员名单上看见明楼时,被震惊得说不出话来,而他也是当时调查组唯一一个,始终相信明楼是被冤判的人。

可是他毕竟人微言轻,潘汉年一案牵涉实在太广,又是由主席亲自下令调查,谁替他说句话,谁就会被戴上反革命分子的帽子,所以董书记除了敷衍了事,别无他法。

这么多年来他一直想弥补明楼,却始终找不到机会。

一个英雄被伤成这样,不是那么简单就能弥补得了的。

幸亏阿诚找到了他,让他多年来惶惶不安的心有了着落。

董书记想了许多弥补的方法,却没想到,阿诚要的是这个。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