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两国之乱(四)
“陶叔,父亲在何处?”
陶叔?楚凌觞看着面前这个瞎了一只眼睛,满面皱纹的老者,难以置信。
陶正德看了他一眼,虽然只剩一只眼睛,但仍藏着锐利。纪凡见此,介绍道:“这是我的朋友楚凌,找父亲有要事相商。”
陶正德点点头:“老爷在书房,少爷请随我来。”
“别别”,纪凡制止了他,“我自个去吧,陶叔你去忙。”
“也好,那少爷快带客人去吧。”
纪凡点点头,拉着楚凌觞便往书房方向去,等走的远了,楚凌觞才悄悄问道:“为何陶叔会瞎了一只眼?”
纪凡有些犹豫道:“就是……你出事那天,跟匪徒打斗时伤了眼睛,后来没养好,年纪大了,眼睛就慢慢不行了。”
楚凌觞听了沉默不语,他既感念陶叔的恩情,又实在不愿回忆那段过往。
“到了。”纪凡敲门:“父亲,我带了个人来见你。”
“进来吧。”
纪凡带着楚凌觞进了书房,温如玉散着发,穿着宽松的常服,正在书桌前写着什么,看见他们,便放下了笔。等走近了,楚凌觞才发现他不是在写字,而是在作画,画的似乎是庭院内的雪景,白雪皑皑的世界里,一个墨衣男子抱着一个小娃。楚凌觞瞧着,总觉得有几分熟悉。
“这位是?”温如玉问。
纪凡不答,转而轻轻对楚凌觞说:“我先出去了,你跟父亲说。”
楚凌觞点点头,纪凡出去时带上了书房的门,寂静的书房内只剩了他和温如玉。温如玉似乎也觉察到了什么,站起了身。面色苍白,眼底隐隐有孤注一掷的希望。
楚凌觞知道早晚要面临这一刻的,他已做好了准备。他转身将□□取了下来,再转身已是楚凌觞的脸,同时,温如玉眼里的希望也灭了。
“国师。”温如玉重又坐了下来,“不知国师悄然造访,所为何事?”
楚凌觞未语,闭了闭眼,仿佛下了很大决心一般,颤抖着双唇:“爹爹。”这两个字十几年未喊,太过陌生。温如玉猛地抬头,震惊的望向他。他以为,经过这些年,遇到再大的事情,他也能够岿然不动,可没想到,就在这轻飘飘的两个字面前溃不成军。
“我是温林。”
一刹间,落针可闻的沉默。
“你说,你是谁?”温如玉轻轻地小心翼翼地问道。执着的太甚,当多年的夙愿成真之时,反而觉得有些恍惚。
楚凌觞苦笑了下,将自己左手的袖子拉上,比划着说:“原先我这里有一块心形的胎记,不明显,我为了怕你们起疑心,在四年前就将它除了。”他放下袖子,继续道:“我母亲是梁琳琅,前丞相梁欢独女,因生我难产而去世。我还有个叔叔,叫纪伏天,死于二十年前,你这张画画的不就是他临走时抱我的场景吗?纪凡一周岁抓阄,结果抓到了我,你跟我说叫我珍惜。……”
他每说一句,温如玉的脸就白一分,直到毫无血色。
“还要我再说下去吗?”
“那你……之前为什么不承认?”温如玉其实隐约知道原因,但他还是问出了口。
“我之前不肯承认,是因为我心中还有怨恨,我现在承认,是因为我觉得,我已经放下了。”
那一天是温如玉一直不愿去触碰的伤口,那是他心中的禁忌,如今,他的儿子真的回来了,好好的站在他的面前,说他已经原谅他了。一向内敛自持的他,也忍不住心中这些年的酸楚,涌上泪来。他走到楚凌觞面前,仔细的端详着,他没有说话,而是缓缓的将他的亲生儿子抱入怀中。
在楚凌觞的印象里,温如玉是很少抱他的,小时候摔了,温如玉也只是淡淡的一句:“站起来。”从来不会像别的父亲那样将孩子抱入怀中,好好的哄,因此他总是觉得温如玉对他其实并没有很喜欢,反而纪伏天更像他的父亲。
然而这时,他靠在他瘦弱的肩膀上,突然明白了,哪有父子不情深,只是他的父亲藏得深罢了。
“你这些年到底是怎么过的?怎么又会成了西凉国师?”两人终于坐下来好好说话。
楚凌觞道:“我坠崖后,落入了崖底的河流,被冲上了岸,西凉王和当时的国师司冉刚好路过,就将我救了回去……”。楚凌觞一五一十的将坠崖后的经历说了。
听完,温如玉良久都没有说话,半晌,方轻轻地问了一句:“阿林,你恨不恨我?”
楚凌觞闻言,坦诚道:“说实话,一开始确实是恨的,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现在也过得很好,也就没有什么恨不恨的了。”
温如玉点点头,“纪凡他,早知道了吧。”
“嗯。一直瞒着,也是因为我没有做好准备。”
“没关系,你……回来就好。”温如玉握住了楚凌觞的手,紧紧攥着。
楚凌觞轻轻的回握,“爹爹,我此番前来,还有一事。”
“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