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下有人问:“你的意思是说秦大人能够治理好云江的水患吗?”
“恰恰相反,”说书人摇了摇手,“秦大人虽然天降英才,但终究年岁较轻,治理水患这种事情,可不仅仅是靠才学,更多的得看经验跟眼界,前头那么多年长的官员都对云江无能为力,秦大人纵是再博学,怕也是跟前头那些来治水的官员一样的结果。”
先前说话的那人不服气,“你也说了秦大人天纵英才,怎么就不能治好前头那些官员没治好的水患?”
“当然不止是这样,”说书先生道,“我有一个远方亲戚,他们家世代在云江捕鱼为生,怕是没人能比他更熟悉云江的水性了,据他所说,以现在朝廷在下游开人工河引流的方式,根本不可能治好云江的水荒,而云江的上游,一路都是绵延的高山,想要开河道更不可能。”
说书先生顿了一下,接着叹了口气道:“所以我才说,秦大人想要治好云江的水患,难!”
随着说书先生后面的这番话说完,商清月原本扬起的唇角渐渐抿紧,神情也变得担忧。
“想什么呢?”秦洛川伸手抚了下他紧皱的眉头。
商清月抖了一下,差点没跳起来,“夫君你不是在跟小团子玩吗?”
“适才喊你你没应,我就过来了。”秦洛川耸了耸肩。
其实说书先生说到治水的时候,秦洛川就过来了,只是商清月当时注意力都在楼下,根本未曾察觉。
见商清月情绪仍旧不高,秦洛川便让素雪跟听雨把屏风拦了起来,问道:“是因为刚才说书先生的话在担心吗?”
“嗯。”商清月点了点头。
“这有什么好担忧的,”秦洛川失笑,“别人做不到的不代表你夫君我也做不到,之前在翰林院修前朝史,不也是别人那么多年没修好,为夫跟杨曦他们只花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修完了么,所以你要相信为夫。”
商清月也是被刚才说书先生的话带进去了,他自然是相信自家夫君的能力的,闻言唇角扬起,看着秦洛川的眼里有晶亮的光,“嗯,我相信夫君。”
秦洛川沉吟了片刻,摸着下巴道:“不过那说书人所说远房亲戚,说不定是个可用之人。”
秦洛川对云江的了解都是来自于地图跟别人的转述,若真想治好水患,就这些显然是不可能,之前他就打算寻几个熟悉云江水性的农夫或是渔民协同勘察,没想这就有了人选。
第九十四章
秦洛川虽然觉得说书先生的远房亲戚或许是个不错的人选,但并不急于这一时,反正茶楼在这里,就不怕找不到说书先生。
而他自己这边,皇上的旨意下来,估计也要一月之后了,协同勘察的人选,等临近出发的时候再定下来也不迟,今日只是带夫郎跟儿子出来闲逛,公事理应先放在一边才是。
秦洛川是有心多陪陪商清月跟小团子。
但显然商清月这会儿对楼下的说书更感兴趣,看了眼拦起来的屏风,又些犹豫地看了眼秦洛川,“要不,我们还是把屏风移开吧。”
说完又立即补充道,“我就随便听听,不会在意的。”
秦洛川失笑,“那就移开吧,我也听听他们说的问题。”
楼下这会儿正在讨论洪涝时云江的凶险,你一言我一语的正热闹着。
蓉城跟云江最近的一段流域只隔了两座高山,并不算远的距离使得蓉城百姓对云江或多或少的都会了解一些,他们又是世代居住在这里,有些言论说不定还真值得一听。
一直到午饭的时间,楼下的讨论才渐渐地停下,商清月意犹未尽,“说书先生虽说了夫君要治理好云江的水患几乎不可能,但还是有不少人觉得夫君肯定能行。”
“他们觉得为夫行不行无所谓,”秦洛川似笑非笑的摇了摇食指,“只要你知道为夫很行就可用了。”
“也是,”商清月点了点头,“反正最后只要成功了,结果摆在那里,百姓们自然会信服。”
商清月说完之后,见秦洛川仍旧是那幅促狭的表情,略一思考,才反应过来他刚才或许说的并不是治水的问题,飞速的瞥了眼楼下正热闹的食客,又暗自庆幸还好素雪跟听雨这会儿下楼去吩咐饭菜了,然后才端起茶杯掩饰似的喝了一大口。
只是放下茶杯之后,手却不自觉的揉了揉后腰,之前认真的在听楼下的谈话还不觉得,这会儿注意力被引到那处,才察觉到久坐的不适。
接着假装无事的起身,在雅间内缓缓地转了几圈,期间没忍住狠狠地瞪了秦洛川一眼。
确实如商清月所说的,这家茶楼的里的东西还可用,最主要的是,商清月吩咐素雪跟听雨让伙计送来吃食,又都是按照秦洛川的喜好来的。
看他吃得满意,商清月随口问道,“这家饭菜是还可以吧。”
“还可以,”秦洛川给商清月挑了一筷子鱼腹上的肉,神情认真,“但不如你做的好吃。”
商清月失笑,“那晚上我下厨。”
“不急,”秦洛川意有所指,“过几日再说吧。”
吃完饭后小团子要午睡,商清月也有些累了,便干脆回家休息,反正他们出来也没什么正经事要做。
还在路上的时候,小团子就在秦洛川的怀里睡着了,到家后也是困得不行,耸拉着眼皮换了身衣裳就躺床上去了。
秦洛川看着一大一小凑一块儿呼呼大睡的模样,便也脱了外袍跟着一起上了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