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巨龙潜水暗示圣人有危,龙蛇起雨喻为小人作乱。陛下梦中,先是巨龙潜水,而后龙蛇入天,兴风起雨。微臣恐怕圣人近日将有灾厄,才引起天下大乱。”
郎荣神色也僵住了。显然他一听到潜龙入水,龙蛇起雨,首先想到便是某些不可描述的圈圈叉叉,心中大乱,哪还注意到其中顺序,又哪会想到另一种可能。
只他究竟城府颇深,当下换上一副忧色,道:“不错,圣人仔细回想梦中细节,可有什么标志明显之处?”
“这个么……”姬允认真回想状,“潜龙入水何处,朕便是真的记不清了,不过沉浮是水,两岸绿树而已。至于龙蛇兴风作雨……啊,朕记得,一座石碑被雷电击毁了。”
闻宿忙追问道:“石碑?怎样的石碑?石碑在何处?”
姬允皱眉思索:“……朕记得石碑是在一处码头,想来是记录捐财修建码头的善人的……至于码头……“
连郎荣也有些端不住架子了,显出急切之色:“是何处的码头?”
闻宿也追问道:“石碑上可有刻写明确的地名?”
姬允啊一声:“是有的,石碑被劈了半边,将将能看见一个鹿字。”
郎荣喃喃:“鹿……”
闻宿已惊呼出来:“难道是涿鹿?”
失魂落魄,犹在梦中的两人相偕离去。
不久。圣意下达,今日在黎阳县靠岸。
旨意一下,不免引发一阵骚动不满。
黎阳是涿鹿郡下的一个小县,地贫,历来是朝廷免赋税名单上的常困户。何况两天后又是端阳日,谁都攒着,想到繁华许多的涿鹿去靠岸,好好过个节,谁耐烦去窝在一个贫困县里?
顾皇后的嫡亲哥哥顾桓顾国舅,同郎荣乃是表亲,自然是首先从郎荣那里得了消息。
姬允胡天胡地乱侃一番,还没歇上口气。
小黄门在帘外又唱道。
“大将军顾桓求见。”
第19章
唱声未落,门帘已被来人自己掀了开。
来人大跨步进来,腰间兵刃与玉佩相击,发出玲琅之声。
满朝上下,可以公然剑履上殿的,也唯有眼前的这独独一人——姬允正儿八经的大舅子,官居一品大将军的——顾桓罢了。
与时下追捧的清瘦流丽之美不同,顾桓身形高大,相貌英挺,两道挺直的眉峰下横出一管刀削出来的鼻梁,双目很深,因为体内的一点番邦血统,瞳仁中微微带了绿色,又更显出两分捉摸不透的莫测来。
顾桓走到姬允榻前,并不请安,还凭仗自己的身高优势,用那双绿色眼睛,俯视着他。
“方才臣在门口,碰到了周敏则。”目光扫过姬允略微苍白的面孔,和淡淡的黑眼圈,声音又低沉一些,“陛下圣体可是又欠安了?”
或许是常年征战的缘故,顾桓浑身上下,都散发出一种些微令人感到不适的气势。尤其被那双眼盯住,似乎脊背都微微僵住了。
“……”姬允不动声色别开眼,措辞道,“昨夜贪凉,没有关窗,受了点风,无甚要紧。桓郎你也知,他们一贯是爱小题大……咳咳。”
话还没说完,又咳嗽了两声,顾桓的脸色微微有些发沉了。
“胡闹。”顾桓语气严厉,竟是有丝丝呵斥味道。
然而在场之人,无一人敢发异议。
姬允也不敢。
当年姬允虽然是太子,但是他的兄弟未免太多了些,到他即位时,封了王的兄弟就有八个。兄弟一多,难免就会有一两个不那么服顺的,心气儿高得能上天,想把他给蹬了自己上。而姬允之所以能顺顺利利,稳稳当当地继承家业,全赖他有一个从小一处长大,又颇有军事天赋的发小顾桓。顾桓原本是他的伴读,伴读伴到一半,被姬允他爹点名派去十三营,小五年做到了虎贲中郎将。京城防卫握在手中,姬允那些兄弟们,怎么可能怼得过他。是以姬允登帝,顾桓当属头功。而后顾桓以武力压群王,藩地无一处敢作乱。后又四方征战,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打下大好山河一片。
真正是功垂千古,史书列传上要浓墨一笔。
姬允的封赏也一回重比一回,而立之数,顾桓已官拜大将军,赐爵定安公,都督六州军事,录尚书事,开府仪同三司。
已是到了封无可封,赏无可赏的地步。
这就是他的大将军,权倾朝野,炙手可热。
姬允有多么倚赖他,就有多么忌惮他。
重活一世,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