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给白玉堂规划的路线是纯的不能再纯的偶像派路线,第一步计划是看看这位少爷嗓子如何,嗓子好就送去参加个唱跳之类的选秀节目,都不用别的,光那张脸就能吸一大波粉。嗓子不好也没关系,去演个偶像剧的痴情男二深情男三,卖一波男友力人设,也能吸引到一大票小姑娘把他当男神。
结果这位少爷说自己要凭实力演戏。
卢方当时还觉得有点好笑,富家大少爷不知人间疾苦,无非就是到娱乐圈来玩一玩,少年人没在红尘中打过滚,总有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和年少轻狂。何况白玉堂不是一般的大少爷,他自幼家境优渥,父辈是赶着好年代先富起来的那一代,兄长白锦堂年长他十五岁,白玉堂还年幼的时候就已经一手拉起了白氏的商业帝国。白玉堂于他血缘上是幼弟,情感上跟亲生儿子也差不多,素来为他遮风挡雨,宠他都宠出习惯了,这种环境下长起来的公子哥儿,糖还不够吃,怕是不知道疾苦二字怎么写。
以卢方接近四十年的人生经验来说,大少爷磨他一磨就好了,当面反驳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因此他一口答应下来,还夸白玉堂懂事体贴有骨气,然后当真按他说的,没打着任何白锦堂的名义去帮他找资源,被拒绝了几次之后,接到了一个小成本剧的小配角。他打算用这个办法磨一磨白玉堂的棱角,也让他明白一下人事艰难的道理,省的他太过于年少轻狂,白放着通天梯却不肯用。
可谁知道白玉堂的棱角没磨掉,反而折服了卢方。
在卢方的设想里,白玉堂应该演个两天就摔剧本而去,从此走上靠着他大哥作威作福的少爷日子,而他自然也就可以跟着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从此作为当红一线的金牌经纪人,走上人生巅峰。
而白玉堂再次把他的梦想扔地上踩了个粉碎。
他从来没喊过苦喊过累,就像真正刚走入娱乐圈没背景没依仗的新人一样,以一种非常沉稳的态度在认真地揣摩角色,然后拍戏。虽然饰演的角色都是小配角,没准只有五句台词三个镜头,他也没有任何不满,按时来按时走,还特别敬业,在威亚上吊一天或者在雨里淋一天都能抗下来,从来不抱怨。
卢方差点没给他跪下唱征服,他怎么也没想到,白玉堂居然真的是靠着一腔热爱来认真演戏的。惊叹过后就是惭愧和佩服,为自己曾经把白玉堂当做来玩票的纨绔而感到有点不好意思。
渐渐地白玉堂在业内也算有点口碑了,这种长的好看、工作认真、从来不找事的演员,还是有挺多导演愿意用的,加上卢方一直以来人缘颇好,因此倒算是还挺顺利地发展起来了。
卢方当时还是觉得,自己是可以顺利走上人生巅峰的。毕竟白玉堂的资质确实有目共睹,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是很有演戏的天赋,加上他那张脸,稳扎稳打地磨练演技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然后白玉堂算半红了,也开始有自己的粉丝团体了,接到的工作也逐渐由配角开始出现男二男三了,他一直没有显露出来的大少爷脾气,也终于出现了。
倒不是耍大牌,而是他的傲气终于开始露头了。在之前他接的角色都是微不足道的小配角,没有什么完整的人设,也没有太多的镜头,以至于白玉堂这个完美主义的问题没有人发现,直到他开始接重要配角,他的这个毛病才显露无疑。
他对角色总有自己的理解和诠释,这诚然是他敬业的体现,但是在快餐时代、在所有人都浮躁地只想赶进度和想红的娱乐圈,成了他最大的缺陷。没有导演乐意反复停下来拍一个镜头几十遍仅仅因为演员对自己的表演不满意,或者修改剧本仅仅是因为演员觉得自己角色性格出现了矛盾的地方,或者说,白玉堂的分量还不足以让导演进行这样的工作。
白玉堂终于做了一个符合他原始人设的事情:他摔剧本了。
也因为他的傲气,白玉堂还是和卢方以前带的那些艺人一样,走上了不温不火十八线的道路。
卢方是绝望的,他觉得自己还可以抢救一下,于是他试图跟白玉堂进行一场灵魂上的对话,以讲大道理作为开端,全方位阐述了娱乐圈做人潜规则一二三四,伴随着心灵鸡汤式的人生教育,重点是你还想不想做出一番成绩来让哥哥看到了你这样是没有办法证明自己的价值的,重点中的重点是你这样是赚不到钱的啊!
白玉堂用看神经病的眼光看卢方:“我为什么要赚钱,我看起来很缺那点儿片酬?”
在卢方惊恐的目光中,大少爷甩出一大叠金卡黑卡VIP卡和产权证明书,用实际行动向卢方证明了这个事实——他确实不缺钱。
“那你到底是为什么要来演戏?”卢方认真地问问,在心中暗自嘀咕,难道不是为了体现自己不啃老不啃哥哥的高风亮节和打拼事业的决心?
“爱好。”白玉堂同样认真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