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羡恨透了王浪军的胡搞,整得大好的江山分崩离弃的,不得安生。/p
这种人太阴险了。/p
完全就是一条毒蛇,藏在暗处咬人,防不胜防。/p
李君羡只恨自己的实力不足,不能替太上皇刺杀王浪军,消除隐患。/p
李二只是感叹,并未生气,剜了他一眼说道:“够了,朕也是佩服王浪军的新政。/p
要不然,你以为朕傻到让他在民间搞新政,民主制吗?/p
只是没想到他的新政仅仅只是在民间打基础,奠定根基。/p
如今,他再抛出五大班子,下到地方执政,可谓是神来之笔。/p
且官职三年一变,不是升迁就是调离所在地,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继续为民服务。/p
这就剪除了地方官员拉帮结派,结党营私与贪污受贿的可能性。/p
更别说五大班子互相监督,还有民众检举,处处监管着。/p
不得不说这是杜绝官员腐败的最好手段。/p
虽说不能完全杜绝歪风邪气,贪污受贿等不法行为。/p
但是可以监理大方向不出错,利民利国。/p
这才是强国富民之道啊!/p
朕拜服了!”/p
“什么?/p
不是,太上皇,您消消气,别气坏了身子……”/p
“滚,朕那生气了,说的都是大实话。/p
佩服对手,了解敌人,心心相惜很奇怪吗?”/p
“哦,吓死末将了,还好没事!”/p
李君羡一个头两个大,感觉太上皇变了,不认识了。/p
别逗了,了解敌人犯得上吗?/p
敌人若是需要了解,还不如提刀冲上去来一个一刀两断,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多干脆啊?/p
一刀就解决的事,磨磨唧唧的干嘛?/p
真是伤脑筋啊!/p
李君羡头疼了。/p
李二懒得跟他啰嗦,坐到石凳上转移话题说道:“李治与长孙无垢对王浪军的政策有什么反应?”/p
“皇上没说话,皇后娘娘当堂下达懿旨,着令文武百官以书面的形式表决政策。/p
秘密投票,结果只有皇上与皇后知晓。/p
事后再做定论!”/p
李君羡感觉很儿戏,认为皇后娘娘妇人之仁,整出这种小儿把戏,贻笑大方,丢尽皇权的颜面了。/p
李二一愣怒了:“这个贱人当真好手段啊!/p
她只是阳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分明是想迎奉王浪军的政策,来一个摸底测试。/p
以便分出可用之人,剔除累赘。/p
看来她是铁了心的要变革朕的李唐江山了!”/p
“什么,怎么会这样啊?”/p
李君羡懵圈的惊呼一声,荡起一股杀意,最恨奸贼乱政!/p
不过针对皇后娘娘又没办法。/p
贤名在外,为民办实事,没有她也没有李二的今天。/p
无论好坏都是如此。/p
严格来说,长孙无垢更适合当皇上。/p
李二阴郁着一张脸,微微咬牙说道:“你立刻去知会那些反对王浪军政策的人,联合所有文武百官向朝廷递交辞呈书。/p
罢工,学学王浪军整出的新运动。/p
作茧自缚,朕要看看王浪军怎么出牌!”/p
“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