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神在上,我等学子,愿以苏琉玉所愿为我所愿,税患不除,忧如此簪!”/p
“税患不除,忧如此簪!”/p
上百个读书人,齐声开口,那声音,震得空气都为止颤动。/p
随后,他们看到。/p
那群不过半大的少年人,和他们小三元一样果决。/p
折簪立誓!/p
苏琉玉回头,看着身后的同窗。/p
他们也看着她。/p
每个人的眼神,都传达着一样的信息。/p
你,不是一个人!/p
你所愿,皆我所愿!/p
我们帮你!我们,站在你身后!/p
“你们......”苏琉玉鼻子一酸,随后大声笑道:“不愧是兄弟!”/p
“琉玉,你记着,你凡事,都有我们!”/p
“对!我们帮你!”/p
“你说过的,都是兄弟,不讲两家话!”/p
少年们脸上神采奕奕,笑的一脸傻气。/p
“文神在上,我等秦山学子,愿以苏琉玉所愿为我所愿,税患不除,忧如此簪!”/p
突然,又一个声音开口,打断苏琉玉和同窗之间的对话。/p
随后,她看到,梁怀带着元文昭,以及甲字班众人,全部位列在册。/p
不仅如此。/p
随着他们之中人群壮大,队伍里面的不少读书人,都站了出来!/p
“我等读书人,愿以苏琉玉所愿为我所愿!”/p
“琉玉兄,你是我们读书人楷模,我们帮你!”/p
“你不仅有同窗呢,你还有我们!”/p
他们读书为官,不就是为了百姓,苏琉玉此誓一出,他们只觉得今后读书有了目标,有了一个可以指引他们的明灯!/p
“这群小子,还没入仕,闹什么闹!”/p
王县令摇摇头,也走到队伍里。/p
“哎,读书人,有拼劲总是好的,但我们也不差不是。”/p
郑大人骂骂咧咧也站了出来。/p
那些跟来的父母官,也无往日的官架子了。/p
走到队伍里,开始嘲讽那些读书人。/p
“要你们出头,当咱们大魏官员都是吃闲饭的啊。”/p
“要折簪,也是我们折簪!”/p
“一群小屁孩,凑什么热闹!”/p
看着这样的场面,那些底层的百姓,各个留下泪来。/p
“有盼头了,这日子,是真的有盼头了。”/p
“在苦几年,大伙咬牙在苦几年,总有活路的!”/p
“有人肯为咱们出头了,终于有人,敢为咱们说话了。”/p
苏琉玉偷偷擦了擦溢出的眼泪。/p
她的手,抚着胸口,一颗心,扑通扑通的跳。/p
当初,她不过是花钱赈灾,对她来说,根本不算什么。/p
但是。/p
这群人,却在心里头,一直记着她。/p
中榜后,为她庆祝。/p
落难时,为她奔走。/p
她现在。/p
不过是以一颗真心换真心罢了。/p
郑淑婉看着场中偷偷擦眼泪的少年,一双眼也忍不住落下泪来。/p
这就是她心心倾慕的少年郎。/p
她微微一笑,在人群里,无声开口。/p
“小女郑淑婉,愿心怀天下,济万民,只求琉玉,仕途平顺,平平安安。”/p
她说完,又悄无声息的拔出发簪。/p
隐在纱巾下的脸,突然微微一红。/p
“小女,此生今世,非卿不嫁,如若违誓,犹如,此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