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雷炸耳,柳条抽芽。/p
三年一度的春闱拉开序幕,历时多月,跨度两年的买官卖爵案告一段落,戚家大老爷戚忠因办案有功举进内阁,四十过半的年纪,成为内阁最年轻的阁老。/p
纪钧也寄来邻一封报平安的信,信中他们已经拜访帘地漕帮,但是暗访一事还不明朗,其他诸事顺遂。/p
随着信送过来的,还有两斤云雾茶,是当地特产,寄来让她尝尝鲜。/p
岑子衿派人过去宝安路报了平安,便着手准备明日去戚家学馆要用的东西。/p
如果仅是戚家学馆教授的课业,岑子衿可以选择不去,只是现在诸事未明,她手上的筹码太少,要想及时了解戚家动向,学馆无疑是不二选择。/p
“啊呀,这不是岑三姐?多日不见,岑三姐别来无恙?”姜芽身边的一个黄衣少女状似吃惊地看着进来的岑子衿。/p
“人家能有什么恙?可别乱话,心人家兄长回来跟你急,把你兄长弟弟抓去打一顿都没处理。”另一位蓝衣少女嗤笑接口。/p
岑四姐岑子泠站在岑子衿身后撇嘴,径自走到自己的座位上,摆书研磨,她可是很乐意看岑子衿出丑。/p
岑子衿对此置若罔闻,对她们话里的内容倒是有兴趣。/p
听那蓝衣少女话,似乎兄长揍了什么人?/p
让她奇怪的反而是姜芽。/p
姜姐是个火爆的脾气,往日里在学馆也是顶张扬的一个,今日跟她亲近的两位姐都开口了,她反而一句话也没,属实奇怪。/p
座位和岑子衿紧邻的绿衣少女探过身子,挤眉弄眼地凑到她耳边道,“姜家想把姜姐送进京都的事儿可是传遍临安,听姜太太都气病了,所以最近姜芽低调了不少。”/p
岑子衿抿唇颔首,注水研磨。/p
绿衣服的少女是赵家的姐赵慧,素来与姜芽不合,能让姜芽丢脸的事情,她肯定第一个拍手称庆。/p
此时见岑子衿态度疏离也没太放在心上,“可能是怕流言蜚语传出不好的名声,姜太太前几日还打听过戚大爷,可惜啊,戚大太太戚大爷已经订好了人家,只等着这次金榜题名回来双喜临门呢,啊,不对,三喜临门,还有戚大人荣登内阁。”/p
岑子衿眼神一凛,转头玩笑似的问,“戚晨订婚了?不知谁家姐?”/p
赵慧挪挪自己的坐垫往她身边靠,贴着她耳朵,“戚大太太对此保密着呢,只到时候和袁家姐一起迎进门,这妻妾同时进门,在咱们临安可是少有的事儿!就为这事儿,袁太太还去找我母亲哭了一场。”/p
鉴于岑子衿一席话让姜芽成了全临安的笑柄,赵慧对她是怎么看都满意,便把知道的都了出来。/p
正准备再问一句,夫子已经持书进来,两人只得作罢,连忙正襟危坐。/p
学馆里前来教课的夫子一般是书香世家出身的夫人太太,每一位都是个中翘楚,在临安备受崇敬。课业每日只半,除了启蒙训诫,诗词书画,还包括音律,女红,棋艺和厨艺,十一次休沐,半年一次考评。/p
每次考评只有甲乙之分,并无名次分别。/p
岑子衿自进入学馆以来每次都是甲等,因此虽然此刻有些晃神,夫子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p
戚晨定了婚事,却没有对外公布,会不会和岑子清有关?那方锐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