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揉出的第一盆子面里边儿,不但放了酱面还放了发酵粉,因此发起来的速度最快。/p
安然掐了块面,确认已经发好了之后,就开始揉起了馒头。/p
安然做馒头的本事,还是跟张巧玲学的。/p
大约花费了一个小时左右,安然总算是把这一盆子面都揉成了馒头,她先把馒头摆上笼屉,放在大锅上蒸了起来。/p
一盆子面揉出来的馒头,大概能够摆五笼屉左右,而一笼屉里边能放三十个,这就是一百五十个馒头。/p
安然计算了一下时间,她一个小时,能做出一百五十个馒头,那做九百个馒头就需要六个小时。/p
她看了一眼馒头铺墙上的老式挂钟,现在已经是晚上八点钟了,做九百个馒头就得忙碌到凌晨两点!/p
不过一想到,她本来的计划就是要帮助更多的人,安然也就不顾辛苦埋头干起活来。/p
现在限制速度的,主要是揉馒头的速度,而不是蒸馒头的速度。/p
到了十点多钟的时候,安然的两只胳膊就跟灌了铅一样抬都抬不起来,她咬着牙硬坚持着。/p
好不容易到了凌晨两点,她才按计划把馒头都做了出来,这些馒头就搁在笼屉里边晾着,外边儿早已经漆黑一片,安然不敢回去,就在馒头铺角落的躺椅里面,窝着眯了一会儿。/p
铺子里边儿蒸了整整一个晚上馒头,炉火很旺,非常的暖和,她没有盖被子也不觉得冷,就这么一闭眼,再睁眼的时候,外面已经蒙蒙亮了。/p
安然赶紧爬起来,收拾出两个卖馒头用的箩筐,在里边装满了馒头,用扁担一挑,就准备送到旁边的聋哑学校去。/p
她之所以知道这个地方,也是在报道里边儿看过,报道说的明白,在城市遇到灾难的时候,善良的人们第一个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这些不会说话的孩子们。/p
有人害怕孩子们挨饿,就往聋哑学校送了大批的馒头,有了这珍贵的援助,才使得聋哑学校的孩子们,在断水断粮时间内没有挨饿。/p
安然把这篇报道记在心里,因此来到了这个城市之后,就有意识的寻找聋哑学校,她惊讶地发现,聋哑学校就在距离馒头铺不到三公里的地方。/p
安然瞅着外边儿天还没有亮,就挑着扁担出了门,她要先给孩子们送些馒头过去,毕竟小孩子们不禁饿。/p
聋哑学校里边儿收养的孩子多半儿都是孤儿,所以采取的寄宿制。/p
两箩筐馒头看着挺大,其实并不重,因为馒头毕竟是蓬松起来的东西,即便如此挑着这两大箩筐东西,走到聋哑学校门口,也把安然累出了一身汗。/p
这会儿聋哑学校的门还没有打开,安然原本想着做好事不留名,直接把馒头放在学校门口就走,可是一联想到现在的情况,安然又担心馒头放在门外会丢失,这才敲开了大门。/p
等到门卫老师傅开门出来,安然就指了指馒头,把早就准备好的小纸条递给了门卫老师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