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秦国挥军韩国,不到一年时间攻占韩国国都新郑,是秦灭六国一统天下的第一步。/p
同年,赵国经历严重旱灾,国内缺粮,民不聊生,百姓民心浮动。秦国花了数月的时间稳定所占领的原韩国属地的形势,将韩地改建为颍川郡,当韩地稳定之后,秦军立刻挥军赵国。/p
秦王政十八年,公元前229年,秦王政以大秦名将王翦为帅,派兵三十万,进攻赵国。/p
王翦、羌瘣、杨端和分帅三路大军,同时从南北夹击赵国国都邯郸。时赵王迁遣司马尚及赵国名将李牧为帅,统领十七万赵国军队,抗击强秦。/p
李牧乃是战国末期名震天下的名帅之一,名头可说不在王翦之下,此人曾统帅赵军多次与秦军交锋,并且在秦国初次攻赵时打败秦军,令秦军伤亡惨重,花了三年多的时间来休养生息。/p
李牧深知秦军势大,贸然在战场决战,以寡敌众绝不明智,因此筑垒固守,避免贸然决战的作战方针,死守不出。/p
攻城之战,总是防守一方占据优势,而且赵国是个军事强国,曾多次与秦国交战,因此连赵国百姓也熟悉军事,帮助守城,秦军虽然兵力占优,却久攻不下。/p
王翦熟知兵法,明白若是这样强攻下去,秦军伤亡必定在赵军之上,就算能够攻下邯郸,这三十万大军只怕也剩不下十万,因此决定使用反间计。/p
赵王迁虽是赵国君主,却是个庸碌无能,不辨忠奸的昏君,而且极其宠信奸臣郭开。郭开,势力小人也,贪财重利,嫉贤妒能。王翦派人以重金利诱郭开,郭开收了银钱,立刻就将赵国存亡抛到脑后,以伪证污蔑李牧私通秦国,犯下叛国大罪。/p
赵王迁昏庸无道,听闻此事,不分青红皂白就削了李牧的军权,同时将司马尚的将军之位也给飞去。李牧忠心报国,却不想遇到这等昏君与奸臣,气愤悲痛之下,愤而出走,离开赵国。/p
李牧离去之后,赵王迁以赵葱与颜聚为帅,只是李牧治军有佳,深得士兵爱戴,李牧走后,军心涣散,赵国十七万大军竟然在一月内就散了五万,剩余的十二万也是士气不振,难成气候。/p
秦王政十九年三月,王翦趁着赵军军心涣散,不成战力的时候,发动猛攻,一举攻破邯郸城,俘虏赵王迁,郭开携财宝家眷逃跑,赵王迁方知郭开是个叛国奸臣,在狱中被秦王政赐毒酒而死,郭开也在逃跑之时,被盗贼杀害。/p
赵国覆灭,秦国立邯郸郡,标志着秦国一统天下的又一场重要胜利。/p
赵国灭亡的消息很快也如韩国覆灭之时传遍天下,当然也很快传回到了秦国,也传到了此刻正在秦国的黄芳芳的耳朵里。/p
赵国被灭,与韩国被灭一样,是早在黄芳芳预料之中的事情,所以他并不惊讶,在听到消息之后,只是冷笑道:/p
“连这等反间计都会中,有这样的君主,赵国不灭也难呐。”/p
有一个女子站在黄芳芳的下首,这女子凤眸琼鼻,身材婀娜,曲线妖娆,堪称是有绝世姿容,身上更有着一股寻常女子没有的出尘仙气,正是阴阳家两大护法之一——月神!/p
月神听到黄芳芳的讽刺之后,淡淡地说道:/p
“赵王迁的确无才无谋,德不配位,因此才有廉颇与李牧两大名将的憾事。”/p
廉颇是赵国后期最有名的将军,后世对他的了解多半是他和蔺相如之间负荆请罪的故事,不过这位名将老年郁郁不得志,最终客死楚国,跟赵国末代君王赵王迁以及奸臣郭开都有极大关系。/p
赵王迁的父亲,上一代赵王赵悼刚一继位,就免除了廉颇的军权,廉颇愤而出走,投奔魏国。廉颇虽然虽然被魏王收留,却不得信任与中用,过了几年,赵王迁继位,此时秦国与赵国连番激战,让赵王迁想起了廉颇,于是派出使者,去看廉颇是否还可上阵杀敌。/p
郭开与廉颇素有间隙,因此贿赂使者,廉颇见到使者,当着使者的面吃了一斗米,十斤肉,披甲上马,表示自己仍然英勇。不过使者回到赵国之后,说廉颇饭量很好,不过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就拉了三次屎,赵王迁以为廉颇老矣,也就没有再启用他。/p
后来廉颇辗转到了楚国,只是他一心思赵,没有立下什么战功,最后抑郁而死,廉颇死后不久,就发生了李牧出走,赵国被灭的事情。/p
“世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有赵王迁那样的昏君,就算有千百个廉颇、李牧,赵国也还是改变不了灭国的命运,不过这已是死人之事,不必理会。”/p
虽然后世对廉颇的评价极高,不过那毕竟改变不了他郁郁而终的结局,而且廉颇都已经死了,黄芳芳也没必要为一个死人浪费太多心力,对月神道:/p
“赵国的事情不用再理会,诸子百家那边有什么动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