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草库被大火焚烧!/p
供给燕军二分之一的粮草一夜之间付之一炬!/p
这连环的惊人消息又在整个燕国的朝政上下引发了极大的动荡,粮草啊!在这个战乱的年代里,粮草是多么宝贵的东西!/p
秦国之所以在战国七雄之中实力最强,正是因为在郑国渠开凿成功之后,大大提升了秦国的农业生产水平,粮食丰收,除了百姓不至于饿死之外,也有更多的粮草,可以支撑秦国不断扩编的军队,毕竟秦国的军队规模越来越大,那可全都是钱啊。/p
而且良好的农业收成,也能让秦国在经历战争之后快速休养生息,恢复实力。当初秦赵之战两败俱伤,甚至可以说是赵国占据上风,秦国伤亡比赵国更重,但是短短几年之后,秦国就完全恢复元气,这与秦国几年来都是粮食丰收是脱不开关系的。/p
而赵国则在接下来经历了大旱,粮食欠收,赵王不断提高赋税想要维持赵国的军队,但是却还是入不敷出,不得不一再裁剪军队的规模,结果再也无法和秦国对抗。/p
这场大火,对于燕国来说简直比再大的天灾都要可怕,燕军一半的粮草一夜之间全都没了,难道要让燕军在这战乱的时候饿肚子?饭都吃不饱哪里还有力气去打仗?/p
燕王喜本就因为雁春君被杀的事情怒火中烧,听到看守粮草库的守军的报告,当场就大发雷霆,下令将那些守军全都处死,朝中大臣都知道燕王正在怒头上,也不敢说什么,几个军士将那些守军拖了出去直接斩首,惨叫过后,就恢复宁静。/p
杀了几个倒霉的守军之后,燕王喜的情绪平复了一些,事情已经发生了,就算杀了那些守军,被烧掉的粮草也回不来了,这士兵和战马一半的口粮该怎么解决?/p
朝中上下商讨了一阵,这种事情,其实除了从民间强行征粮之外也没有别的什么办法。/p
吵闹了半天之后,燕王喜下令,先从民间看看有没有余粮可以征收。/p
这兵荒马乱的年代,粮食多么金贵,一般人家一日能吃上一顿米饭就算是不错了,差点的都是喝点稀粥,勉强度日,哪里有‘余粮’能给你征收。/p
如此过了几日,在民间征粮的效果不佳,这时候有斥候来报:驻扎在易水附近的秦军今日有异动,似有渡过易水,进而攻蓟的迹象。/p
这消息可把那位无能的燕王喜给吓坏了,他深深明白,一旦秦军攻进蓟城,秦王政或许会放过他手下的那些臣子,却绝对不会放过他这位燕王。因为他是燕国名正言顺,继承大统的王,将来若是以他的名义发动叛乱,必然会造成影响。就算他与秦政说不会叛乱也是没用的,因为以秦政之霸道,绝对不会允许任何能够动摇自己统治的人和事存在,宁杀错,不放过,这便是帝王之术!/p
就在这紧要关头,偏偏发生了粮草库被烧的事情,士兵没饭吃,这可真是要了命了!/p
而且就在粮草库被烧之后不过几日,秦军就开始有所动作,这让人不得不怀疑那一把火是不是就是秦国派人偷偷放的。/p
甚至于,连雁春君都是被秦国的此刻所杀,目的正是为了让燕国朝政大乱,好趁机攻燕。/p
事到临头,这些怀疑也变得没有意义,燕王当即下令,燕国三军戒备,同时从民间强行征粮,以作军粮之用。/p
所谓的强行征粮,说白了就是强抢!/p
秦国大军压境,燕王哪里还管的上那些百姓的死活,若是在和平盛世,给那些平民一些好处,博一个‘爱民如子’的贤君名声倒还罢了,只是在这种时候,为王者对那些贱民就不能太过‘姑息’了。/p
一时间燕国百姓人人自危,百姓仅剩不多的一点口粮被朝廷强行征收,为了存活下去,百姓几乎把找到的能吃的东西全都吃了。/p
别说是山林里的飞禽走兽了,包括许多野菜、红薯,还有树皮、树根,一切勉强能吃的东西全都吃了,这全都只是为了在这乱世之中能够活下去而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