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嬴政以李信、蒙恬为帅,率二十万大军,挥师攻楚。/p
战争初时的确非常顺利,李信与蒙恬率领二十万大军兵分两路,分路进攻平舆、寝丘两地,楚国士兵虽然训练有素,秦军遭遇到的抵抗比攻打其他各国的时候强大了不少,但是这些楚军终究还是无法抵挡大秦铁蹄。/p
李信这次信誓旦旦地向嬴政保证二十万军队就可打下楚国,自然不能食言,想要以此立下大功,彻底取代王翦的地位。而又有昌平君这位对楚国极为熟悉的人在,秦军一路大胜,打得楚军连战皆败。/p
不到一月的时间,平舆、寝丘两地都宣告失陷,李信率领十万大军与蒙恬所率大军在城父会师。一旦秦军攻破城父,就可顺着水路一路长驱直下,数月之内,就可抵达楚都寿春。/p
这一日,秦军在距离城父五十里外的地方安营扎寨,李信、蒙恬与昌平君三人商讨军事之后,一起坐在大营内饮酒。/p
昌平君向李信敬酒道:“李将军用兵如神,实在令老夫大开眼界,这次攻下楚国,李将军当领头功。”/p
李信本就有些心高气傲,不然也不会轻易中了昌平君的激将法,大言不惭说二十万人就可以攻下楚国,昌平君这番话真是说在他心坎上了,只要他这一战灭掉楚国,等于为大秦一统天下扫除了最大的障碍,必将受到重赏,更能超越王翦的地位,那位在朝堂上一怒之下解甲归田的王翦,李信这次要他一辈子都无法再出山。/p
心里有着算计,李信嘴上却虚伪地谦虚道:“不敢不敢,这次还要多亏两位的协助,如果没有昌平君与蒙将军,要攻下楚国也并非易事啊。”李信说是不敢,意思却好像隐隐在表达没你们两个老子也能打下楚国,只不过要多费点功夫而已。/p
昌平君和蒙恬都喝了不少,也不知听没听出来,昌平君不住地给李信敬酒,借着酒意,言谈之中将李信大肆夸赞,不仅说他是当今大秦第一大将军,连王翦都无法相比,甚至将他与秦国军神白起比肩。/p
李信本就自负,听得昌平君这番盛赞,心里更是飘飘然的,好像自己真的已经创下不世功勋,受万人敬仰,心情畅快之下,酒也是一碗一碗的喝下。/p
蒙恬想要劝住两人,说如今楚国还未攻下,适量饮酒还无妨,但不好喝醉,只不过昌平君和李信都喝到兴头上,哪里会听蒙恬的话,蒙恬也架不住这两人连番劝酒,最后三人全都喝得酩酊大醉,被各自的随侍扶回了各自的营帐。/p
昌平君的随侍是个二十出头的小兵,将昌平君扶回营帐之后,这个小兵摇身一变,变化成了黄芳芳的模样,黄芳芳拿出一颗醒酒丸给昌平君服下,昌平君的酒意立刻退了大半,黄芳芳问道:“那李信如何?”/p
“李信已经完全中计,真以为自己凭着二十万人就可以打下楚国了。”/p
“凭着区区二十万人就要消灭楚国,就是那白起复生都做不到。”/p
“李信虽有将才,可惜恃才傲物,过于自负,他自认还要比肩白起,实在可笑。”/p
昌平君脸上露出淡淡的嘲讽,显然对李信这个自负之人显得相当不屑,黄芳芳笑道:“他要比肩白起这有何不好,就先将这位‘白起二世’捧得高高的,然后再狠狠地摔在地上,正好在一定程度上补偿当年郢陈之痛。”/p
昌平君笑道:“正当如此。”/p
白起一生战功无数,其中一桩,就是攻破楚都郢陈,逼迫楚国迁都,这于楚国来说是一件奇耻大辱,这李信既然想要比肩白起,白起的这桩旧恨,也请他全部背负下来。/p
秦国二十万大军汇合,开始向着城父发动了进攻,但是这次进攻却没有先前那般顺利。/p
城父邻近楚国多条重要水路,水路可通楚都寿春,因此极为重要。城父城高墙厚,守军坚韧,加上李信这次夸下海口,没有带来公孙家的破土三郎,因此拿那高大的城墙根本没有办法。/p
城父的守军采取了固守不出的战略,无论秦军在外如何叫阵,始终都不迎战,两个月内,李信指挥大军连续发动了三次强行攻城,但是效果始终都不理想,杀死城父守军不过几千人,但是秦军伤亡却逼近两万。/p
攻城战,本来就是防守一方占据优势,而且楚军由楚国名将项燕亲自统帅,让李信怎么都啃不下这块硬骨头。/p
李信当初信誓旦旦地说要打下楚国,这要是失败了,不只是会颜面扫地,更是会遭到嬴政的重罚,战况不利让李信有些焦躁起来,又在营帐里喝起酒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