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的日子的确不远了,这一年秋收的日子终于是到了,秦国有郑国渠这一条重要的水利工程,又有大量的人口进行劳作,粮食不出意外的丰产。/p
而楚国则出现了和秦国截然相反的情况,为了迎战秦国,楚国搞到几乎全民皆兵,大量的年轻劳动力进入军队,导致春天进行耕作的人口大幅减少,虽然粮食本身收成不错,不过却因为种植数量减少,现在收获的粮食根本不足以供给整个楚国,以及整整四十五万的庞大军队。/p
粮食稀缺在任何年代都是一件大事,毕竟不吃饭人是要死的,而且这种消息百姓最有体会,根本瞒都瞒不住,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从国都寿春开始,百姓人心惶惶,民心浮动。/p
而粮食短缺也让前线的粮草开始供给不足,而且日常的操练也会导致军备的损耗,接踵而来的就是各种物资的匮乏。/p
统帅楚军的项燕察觉到了此刻的状况,思索再三之后,终于的决定退兵,并且唤来众将,将自己的决定与他们说明。/p
黄芳芳对这种情况早有预料,因此听到项燕有退兵的打算也不意外,道:“近日粮食欠收,要顾及楚国境内所有百姓已经是力有未逮了,实在是再支持不住军队庞大的物资消耗,要退兵也是万不得已的事情,其实陛下前两日已经给我密奏,说明眼下国内粮草已经不足,有必要的话可以退兵,尽量保存楚军的有生力量,以待将来东山再起,再兴抗秦之事。”/p
“陛下真有此言?”/p
“当然,我这话是真是假,众位将军回寿春之后自然可以向陛下求证,不过众位若是决定要退兵,必须尽快行事,因为一来粮草已经不多,不能坚持太久,二来要是被王翦发现动静,他一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p
项燕颔首道:“王翦自出兵一来一直对我等挑衅避而不战,只怕就是在等待我楚国物资支撑不下去的这一天吧……”/p
项燕眼中闪过一丝决意,心里已经是有了以身殉国的念头,黄芳芳也不阻止,而营内的将军大多是跟随项燕多年的旧部,纷纷下跪道:“请将军下令!”/p
“好,众位将军听令,命三军拔营,三日之后立刻动身撤退寿春,这次退兵,秦军一定会闻风而动,因此需要留下部分士兵殿后,这次殿后危险重重,九死一生,所以……”/p
项燕的目光落在一个身躯威武的中年将军身上,这将军见项燕看着自己,一拱手道:“腾龙军团愿为楚国尽忠!”/p
“纵死无悔?”/p
“自是无悔!若是怕死,何必当这将军?!”/p
“龙将军为国尽忠,项某佩服,既然如此,就由龙将军和老夫,各带领一支部队,负责殿后。”/p
“将军!”/p
“你们休要再说,本将军主意已定。这一仗,大概是我项燕这辈子最后一场仗了,项燕无能,不能为国家驱逐暴秦,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为这些子弟兵保一条活路,你们都给我听好了,一定要将将士们给带回去,若有差池,军法处置!”/p
军中多半都是跟随项燕多年的旧部,此刻也明白了项燕的决心,无法相劝,只能齐声回答:“是!”/p
“项梁,项氏一族以后就交托在你手里了,好好培养少羽,他虽然天赋异禀,但是毕竟还太过年轻,心浮气盛,又有些幼稚,你要好好教导他,不要堕了我项氏一族的名声。”/p
“是,末将遵命。”/p
项燕现在已经是在交代自己的后事,对项梁交代完了之后,又转向黄芳芳:“先生有惊世之才,少羽日后,还望先生多多照拂。”/p
“我既然收了少羽为弟子,自然会用心教导,这点将军可以放心,而且我观少羽身上气运浑厚,将来或有通天之能,项氏一族在他手里,必然能够发扬光大,不会堕了先人的名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