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使臣脸色大变,大骂道:“……竟以犬为荣!不以为耻!你这,你这就是不知廉耻之徒!安敢污辱我江东之主,就算受缚,也比这荆州主动投降体面多矣!”/p
蒯良懒得与他们相互骂街,只笑道:“……若欲知孙伯符之事,何不问良?!来之途中相遇共行五六日功夫,孙伯符之事,良尽知之,若诸位相问,定知无不言,言不无尽!”/p
鲁肃心中一突,见他咬着这个不放,他一不信,二则是心里明白,他是想透过这个事,将他一军,这是告诉众人,鲁肃要知道孙策是死是活,非见不可的事情,不成了!/p
因为有第三个人知道,孙符到底是死是活。/p
鲁肃胸腔一钝,仿佛是被一个大掌给扇了过来,那疼的!/p
不管他说的是真是假,但的确是混搅了众人的视线,不轻不重的将他将陈宫一军的死咬着不放的问题给抛回来了!/p
他可以不信,但是只要徐州人信了,并且非议了,这件事的重点就完全的被轻飘飘的漂移了!/p
鲁肃与江东使臣的主意也就落空了!/p
果然他此言一出,围观的士人都开始窃窃私语。之前是没有人知道孙策,也没人见过孙策。可是现在有人见过了,还共行了。/p
这就令他们相信,一,孙策确实在徐州,二,孙策是活着来的。/p
这就足够了!/p
司马孚听见士人笑道:“……原来是被押解而来的,二人算是共行来的。一人为宾,一人为囚,也不知是怎么样的情景……”/p
可不正是尴尬吗?!/p
鲁肃胸腔起伏,怒道:“……吾主之事,汝岂会知?!休得胡言,搅乱视听!我等必要见吾主不可,岂能听汝胡乱言语?!”/p
蒯良叹了一声,道:“良有良言相劝,只怕使者们听不进去。此时恐怕不是见孙伯符的好时机啊!”/p
“难道是吾主不好,受了屈辱?!如此便更要见了!”使臣们道。/p
“非也!江东小霸王之名,曾威震江东,便是徐州也恩遇不敢不以宾主相待,只是,壮士雄心为囚之事,难免就……”蒯良语气叹息,为难的道:“……此时不见诸位使者还好,若是见了,恐怕孙伯符是一心要寻死了!难道诸位来徐州不是为解救,而是要逼迫英雄自裁的吗?!英雄受屈,难免心绪不稳,此时非见不可,恐怕会酿成悲剧啊!”/p
“你胡说!”使者气的胀红了脸,瞪着蒯良似乎要吃了他似的。/p
鲁肃闭了闭眼睛,听到更多人在窃窃私语,便知道自己所坚持的布谋是被此人四两拨千斤的给化解了。/p
此时再坚持,也没用了!/p
好厉害的角色。/p
这个蒯良知道自己所说的是真是假不重要,重要的是,化解焦点与关注点。/p
所以他才说遇过孙策,恨不得说他现在去见孙策,就是居心不良,想要逼死他们的主子了!/p
刘琦悄悄的走到了大门前,不过没探出头,只是听了个大概。心说,子柔先生真的是气死人不偿命啊。/p
江东使臣还在大骂蒯良居心不良,非要坚持见孙策不可,说他的话不可信。/p
蒯良却没有多争辩,只叹息道:“……良是忠心逆耳,让诸位误以为我有什么私心,实在是罪过。唉,也罢了,见不见的也随诸位使世作主吧。只是,若是孙策真有不幸,只怕徐州担了虚名。不过这也是好事,诸位使者回去自也能另行择主,基业只要在,孙氏多子弟,继任之人,自也是多的是……”/p
说罢,行了一礼,施施然的退回相府内去了。/p
刘琦过来拉住他,道:“……先生这是想要气死鲁肃吗?!”/p
蒯良道:“人是气不死的,鲁肃受屈,不过是因为孙策有此处境,若是孙策无此处境,以他之才,万犯不着受此困境。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此是孙策的教训,公子可要吸取教训。不然鲁肃今日之辱,便是良明日之困境也!”/p
刘琦一愣,郑重的点点头。/p
鲁肃的脸色愕然,难看的简直面无人色。/p
司马孚都不忍心看下去了。/p
听着周围的人议论着英雄受困受辱的不甘与生死挣扎,他更不忍心听。/p
也不知道鲁肃听了这话是什么感受。/p
反正他都觉得万分的残忍。/p
“回吧……”司马孚道。/p
“不看了?!不看看鲁肃回不回去吗?!”族弟跟过来道,有点不想走,是想看个全场的。/p
“鲁肃坚持要见,便担着要逼死孙策的嫌疑,他不得不回去。现在不过是天人交战罢了。我要是他,此时已经要气吐血了!”司马孚道。/p
“好阴险,我都为鲁肃捏一把汗,不知道心里是怎么刀割肉的疼与恨了!”族弟道:“……这蒯良,当真是生就一双毒舌。”/p
“但为谋士,言语之间杀人,只是寻常之事。这蒯良是个人物。”司马孚道:“而人物出了面,才是真正的重点。”/p
族弟道:“现在消息不比以前灵通,荆州出了何事,到现在也不知呢!恐怕是有大变故了!”/p
司马孚回了族中就将此事告知了司马防。/p
司马防却是半天没说话。/p
本来事情已极复杂,又出现了一个蒯良。蒯良的态度就是荆州的态度,至少是刘表的态度。这……/p
司马防这心里,像吃了苦瓜一样。/p
蒯氏兄弟二人虽各有立场,但不管谁得了荆州,整个蒯氏都会倒向胜的那个人。这就是刘琦所获得的支持。/p
以前刘琦是毫无倚仗。/p
现在恐怕是有父命倚重,又外有徐州的鼎力支持。拿下荆州,驱逐蔡氏,只怕不难了!/p
司马防脑仁子疼!这个局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