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兴的决定没有让冯兴源和张居成感到吃惊。/p
两个人心里甚至还有一丝慰藉。/p
因为杨振兴这样重情重义,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好事。/p
不需要担心以后杨振兴会做出寒他们心的事情出来。/p
别看他们几个师兄弟为了帮助杨家重建文泉春出功出力、尽心尽力。/p
对于他们的付出,也不是没有回报的。/p
为了感谢几个人的帮助,杨兴盛聘请他们在店里做顾问,每个月开的工资就能请两个厨子。/p
而且也保证会一直发到最后。/p
杨振兴如此的表现,即使回头杨兴盛不在了他们还在,就不用担心收入的问题。/p
看上去十分实际,有些不近人情。/p
但帮忙是帮忙,利益是利益。/p
天底下再亲的人也没有让人白白帮忙的道理。/p
不然再好的关系,再近的亲戚也会变得疏远。/p
不过冯兴源发现了一个问题,开口问道:“那另一个杜华你打算怎么办?/p
收了王明生不收杜华,这样是不是不太好?”/p
冯兴源的话不是没有道理。/p
这俩人都明确表示了要拜杨振兴为师。/p
既然要收,那就两个人一起收了,要不然就两个人都不收。/p
只收一个,拒绝另一个,到时候大家面儿上都过不去。/p
可惜杨振兴自己心里早就已经做出了决定。/p
他看着两位老人解释道:“不瞒您二位,我本来就没有收徒的打算。/p
我今年才二十一岁,取得的成绩也没多厉害,手艺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继续提升。/p
这时候我要是开始开门收徒,还一收收好几个,传出去的话,别人会怎么看我?/p
就算王明生,如果不是看在我十分了解他,而且他在文泉春打了七年杂,我也不会收下他。”/p
杨振兴这么一说,冯兴源和张居成都反应过来。/p
自从杨振兴拿了全国比赛最佳厨师,还带回来金牌菜以后。/p
不管是他们几个老人,还是李明杨红兵等中年一代。/p
对待杨振兴早已经拿跟他们对等的层面看待、对待对方。/p
如果不是杨振兴这么说,几个人说实话都忘了他现在只有二十一周岁。/p
把年纪摆出来,这么看的话确实现在就开门收徒弟是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了。/p
但是只收下王明生一个人的话,倒不需要担心别人背后说三道四。/p
首先王明生的资历在这里摆着,作为少东家的杨振兴现在已经逐渐开始掌权接手饭馆。/p
收下对方说是欣赏、回报对方的坚持,也说得过去。/p
再说这也是对方指名道姓要拜杨振兴为师,店里的其他师傅人都不愿意拜。/p
如此一来,谁也没办法说文泉春、说杨振兴的不是。/p
而且杨振兴的成绩在这里摆着呢。/p
年纪轻轻的又是全国冠军,又是世界冠军,还是技术能手、国家职业资格二级技师等级。/p
带一个徒弟或者说打下手的帮手一点儿也不过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