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羽扇来历_三国军神_奇书网
返回

三国军神

首页
第11章 羽扇来历(1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诸葛亮在9岁时丧父,无力自食其力,他的兄长诸葛瑾16岁,尚未成年,还在读书,同样无力自养,更无力哺养年少的诸葛亮。/p

诸葛玄是诸葛珪的亲弟弟,是诸葛亮的亲叔父,怜惜自己的哥哥诸葛珪一家,便派人将诸葛珪遗留下的三子诸葛瑾,诸葛亮,诸葛均和一女诸葛兰,接到自己家中,他无子无女,把哥哥遗留下的侄子和侄女当成自己的亲生子女,精心哺养。/p

诸葛亮住在叔父家中,新的家庭并没有磨灭他对父母的思念,一转眼,过了两三年,他越过了童年的门坎,已成了略懂世事的少年。/p

在儿童期,他是忧郁好学的儿童,在少年期,他是痛苦早熟的少年,父母的过早去世,一直在他心中埋下了痛苦的阴影。/p

有一天,他为了排遣痛苦,从叔父家里走出,到野外去闲逛,不知不觉,到了一座山下。/p

一只鸿雁在天上飞,飞着,飞着,好像与诸葛亮有心灵感觉,就一飞而下,落在地上。/p

鸿雁,被俗称为野天鹅,属于鹅类,这只野天鹅在地上歇息了一会儿,又向山顶展翅飞去。/p

诸葛亮看见鸿雁开始落下终又飞走,非常好奇,就追随着它的飞踪,向山顶攀登。/p

他以前见过鸿雁两次,对于鸿雁传书的典故背诵得滚瓜烂熟,据史料记载:汉武帝曾派遣苏武率领一百多人,出使匈奴,苏武完成了出使任务,在返回时,匈奴单于扣留了苏武等一行人,并派人向苏武游说,许以高官厚禄,希望他投降,苏武严辞以拒,单于恼羞成怒,就扣留了苏武,把他流放到北海。/p

苏武在北海流放期间,以牧羊为生,风雨无阻,牧羊19年,19年后,汉武帝驾崩,汉昭帝即位,派使者与匈奴议和,汉朝使者要求单于释放苏武。/p

单于谎称苏武已经死了。/p

汉朝使者对单于说:“我来之前,我们皇上在上林苑里射下一只大雁,大雁的脚上系着帛书,帛书上写着苏武在北海牧羊的事,这说明苏武没死,大雁传信给汉朝,此乃天意,你怎能瞒得过上天?”/p

单于听了,只好把苏武等九人送还给汉朝,鸿雁传书的故事从此就流传开了。/p

诸葛亮很希望鸿雁传书于自己,便追逐那只向山中飞去的鸿雁,追到了半山腰,拾到鸿雁身上遗落下来的一根羽毛,却不见了鸿雁的踪影。/p

就在这时,他看见山中有一座破旧的道观。/p

“难道是鸿雁把我引到这道观里?里面有什么古怪?”他心里如此而想,便一头闯入道观里。/p

不料,破旧的道观里住着一位老道长,此人骨格清奇,鹤顶龟背,凤目疏眉,神态飘逸,自成一副仙风道骨之姿。/p

老道长看见一位十一二岁的少年,手里拿着一根鸿雁的羽毛,闯了进来,就问:“少年,你手中所持何物?”/p

诸葛亮回答:“是鸿雁的羽毛。”/p

老道长向诸葛亮提问:“羽毛能飞,能飞者,岂独羽毛乎?”/p

诸葛亮想了想回答:“能飞的不唯独是羽毛,还有风筝,纸片,雪花,尘埃等等。”/p

老道长大摇其头,说:“能飞者,智也。智者上知天文,下通地理,中晓人和;明阴阳,懂八卦;晓奇门,知遁甲。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就是使人能飞之大智也。”/p

诸葛亮看了看自己手中的鸿雁之羽,联想到老道长的这番话,觉得自己好像遇到了世外高人,就说:“鸿雁之羽,是不是提示我修炼大智慧?”/p

老道长说:“嗯,儒子可教也。鸿雁飞翔,可达天宇,智者纵横四海,经营天地,犹如龙飞天地间。大汉皇帝刘邦曾言,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兵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战,吾不如韩信。此三人皆英杰,吾能用之,故能得天下。”/p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