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躬身扶起诸葛亮,说:“相父平定叛乱,大大有功于国,你看,百姓都在恭迎相父。”/p
大道两旁的百姓又一齐下跪,一齐呼喊:“陛下万岁,万岁,万岁,丞相千岁,千岁,千千岁。”/p
诸葛亮在刘禅面前转过身,面向百姓,摊开双手,说:“各位父老乡亲,请起,请起,臣不敢称千岁,你们才是千岁,百姓千岁,千岁,千千岁。”/p
百姓们站起,听到他们自己被诸葛亮赋予千岁的称呼,激动得热泪盈眶,把事先准备好的酒肉,送给诸葛亮大军享用。/p
一位少女手持鲜花,走到诸葛亮面前,把鲜花向他递过来,说:“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什么这样红?红得使人永恒怀念,因为它们是受丞相大军的鲜血浇灌而绽开,我把鲜花献给丞相,感谢丞相保家卫国。”/p
孔明从少女手中接过鲜花,转身过,把鲜花递给刘禅,说:“一切荣耀归于陛下,蜀国为未来之国,陛下智则国智,陛下强则国强,陛下进步则国进步,故臣借花献佛,将鲜花转送给陛下。”/p
刘禅激动地接过鲜花,说:“红日初升,其道大光,鲜花怒放,其香千里,朕之国家,如日如花,壮哉,蜀国,美哉,鲜花,千岁哉,朕之百姓。”/p
百姓们又一齐欢呼:“陛下万岁,丞相千岁。”/p
百姓之中,有一名书生叫秦辉,走近诸葛亮,献上一杯酒,说:“晚辈恭贺丞相凯旋而归,扬我国威,故以酒感恩。”/p
诸葛亮接过一杯酒,一饮而尽,说:“我的功劳三分,一分归于陛下,一分归于三军将士,一分归于百姓。没有百姓为国家提供粮草,一切都是零。”/p
书生问:“晚辈听说,丞相当年高卧隆中,先帝三顾茅庐,请丞相出山辅佐,丞相与先帝见面,曾定下隆中对策,此事可曾有之?”/p
诸葛亮说:“有之。”/p
书生又问:“丞相曾经告诉先帝,曹操拥兵百万,挟天子而令诸侯,先帝不可与之争锋。孙权父兄三人占据江东,已历三世,得百姓归附,重贤用能,先帝不可图之,只可与之结盟,荆州北通汉水,南邻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是用武之地。先帝听信丞相隆中对策,占据了荆州,可是如今先帝驾崩,荆州已失,丞相作何感想?”/p
此言一出,诸葛亮还没有来得及回答,其他书生纷纷插言:“荆州是先帝建国的根据地,如今我国已失荆州,会不会影响我国的未来?”/p
“荆州是我国龙脉,我国已失荆州,会不会造成龙气不在,有损我国命脉?”/p
“孙权抢走了我国的荆州,丞相平叛之后,一定要夺回荆州,振兴我国。”/p
诸葛亮听了众多疑问,笼统回答:“诸位都是有志青年,关心国事,甚合我意,我告诉诸位,荆州是先帝创业的根基,这不假,但先帝当初是迫不得已,借荆州而图存,如今荆州物归原主,我国没有必要夺回荆州,至于荆州是龙脉云云,纯属迷信。”/p
那名叫秦辉的书生等大家安静下来,又问孔明:“丞相当年还告诉先帝,先帝横跨荆州,益州,保其险阻,西和诸戎,南抚蛮夷,外结孙权,内修政理,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请问丞相,现在霸业成了没有?汉室兴了没有?”/p
孔明回答:“现在陛下继承先帝位,已结好孙权,这次我平定南蛮,陛下正好南抚蛮夷,而我次回来,正是要北伐中原,成就霸业,兴复汉室。”/p
那名书生还想提问,被刘禅阻止了,刘禅大叫:“霸业已成,汉室已兴,我国正是汉国。诸位不要多问,朕起驾回宫。”/p
于是,百姓欢呼,鼓乐齐奏,刘禅重起鸾驾,将诸葛亮迎回成都,摆设太平宴,重赏三军。/p
诸葛亮回成都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奏请刘禅,对战争中死难将士的家属逐一抚恤安顿。/p
第二件事就是把在泸水祭祀用的馒头变成一种家用食品,在家里和黄月英每天早晨以馒头为食,没想到,一传十,十传百,成都百姓都学会了做馒头,使馒头成为一种普遍的食品。/p
成都百姓感念孔明之德,将每年的10月10号定为馒头节,馒头节那天,成都沸腾,百姓奉上馒头,祭祖祭神,热闹非凡。/p
馒头文化,是一种民以食为天的文明标志,使蜀国经济繁荣。/p
从此以后,举国上下,人心欢悦,朝野清平,政通人和,国力强大,从远方来向蜀国进贡的蛮邦多达二百多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