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本帝师之所以一直没有说这件事情,为的就是想要保全皇家颜面,照顾陛下的面子。可就算本帝师想要照顾皇家颜面,也不能以半夏的命来做代价。”
半夏也挣扎开了骁果军,极为配合着周辰道,“我摊牌了,其实我就是圣上的大师姐。”
周辰无奈摇头,“之前唐奉义将军一事便是如此,本帝师看在他为了大隋为了陛下操劳半生,虽然后来受人蛊惑,有了以下犯上的心思。可说到底,他之前毕竟为大隋做了那么多事,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所以本帝师便想着找个理由杀了他,他依旧还是忠臣,还能享受后世香火。”
“可是,正是因为有宇文化及几位大人,为了唐奉义将军一事在朝堂之上针对本帝师,本帝师才不得不拿出他已反叛的证据。”
“之后,唐奉义无法入祠堂庙宇,无法立雕像,甚至于连个像样的坟墓都不配有。就算后世的人看史书,也只会把唐奉义和‘反贼’这两个字联系到一起。这一切,都是因为你们啊,若非你们,唐奉义何至于此!”
“若这世上的人死后真的有鬼魂,唐奉义恐怕到死都不会放过你们。”
“本来,他可以以忠臣大将之礼入土,可结果……这一切,都是因为几位大人啊。”
“本帝师这么商量且顾全大局的人,生生被几位大人逼成了这样,本帝师命苦啊。”
宇文化及等人站在台下暗暗咬牙。
周辰站起身来,越说越激动,“还有这次,本来,若是几位大人不提此事,本帝师为了保全皇家颜面也不会说,那么陛下在世人眼中只是本帝师唯一的徒弟。”
“可是如今,也正是因为你们,让本帝师不得不承认,除了陛下之外,本帝师还有好几个徒弟,而且这些徒弟都比陛下入门要早。”
“正是因为你们,让陛下以后和半夏见面之后不得不尊敬的叫上一声‘师姐’!宇文大人,还有各位大人,你们真是……哎……”
“你们把皇家颜面置于何地?把陛下的颜面置于何地?”
“你们难道就因为师姐叫了师弟一声名讳,便要逼着陛下杀死自己的师姐吗?”
“当初,李密列下陛下十条罪状,难道,你们要为这些叛军寻出第十一条罪状吗?”
“手刃自己的师姐,这要是传出去,你让那些叛军怎么想?让天下百姓怎么看?让那四夷外邦如何待我大隋待陛下?”
“你们,这是要把陛下往不忠不义的道路上逼,要把大隋往末路上推啊。”
话落,整个朝堂之上之上,所有官员全部匍匐在地。
半夏也吐着舌头,跪了下来。
只不过,旁的官员都是恨不得钻进地缝里。
只有半夏,脸上带着笑容,还时不时的壮着胆子抬起头看着周辰。
她早就知道自己这位少爷口才十分了得,但是直到今天她才算是真正亲眼见识道,自家少爷仅仅凭着几句话,就能把殿内上百,殿外数百官员说到下跪。
“帝师大人,臣,惶恐!”
朝堂之中,不知是谁先说了一句这,接下来,是弥漫到大殿内所有人的声音:“帝师大人,臣,惶恐!!!”
杨广也已经起身,他朝着周辰微微弯腰,“老师,朕也不知半夏竟然是朕的师姐,否则,朕也不会如此。”
“老师,以后这样的事情,应该提前和朕说才是,这样也好避免误会。”
周辰摆摆手,“不和陛下说,只不过是为了保全陛下的颜面和皇家颜面。”
“甚至,之前我都想着,为了保全陛下颜面,终生不提此事。可是我又想,这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若是哪一天半夏是陛下师姐的事情从别处传出,那么不仅仅是陛下会成为千古罪人,就连我都有可能被后世唾骂。”
“思前想后,还是把此事说出来,比较妥当。”
“陛下朝堂认师姐,因大度免去了这小丫头的大不敬之罪,这要是传扬出去,不知道要有多少百姓要对陛下改观,从而心悦诚服。此事对陛下稳固江山来讲,也算是有益了。”
杨广连连点头,“老师说的对,那这朝堂上的事情就交给老师处理了。”
下面,所有人都还跪着。
没有周辰或者杨广的命令,没有人敢起身。
“宇文化及。”周辰皱眉道。
“臣在!”
“身为陛下心腹,不想着如何替陛下排忧解难,却差点令陛下犯下大错。”周辰拿过来一把折扇拍了拍,“便罚你领兵三千,支援陈棱。”
“帝师大人,这三千人马是不是……”
“怎么?嫌多?那就两千好了。”周辰道,“宇文化及将军身为上柱国宇文述之子,必然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
“当初,上柱国参加灭陈国之战,且后来灭亡吐谷浑,平定杨玄感,哪一战不是以少胜多?辉煌无比!”
“好了,待会本帝师就写召,给你两千精兵供你调遣。宇文化及将军加上陈棱将军,灭掉江淮地区的叛贼,岂不是杀鸡用宰牛刀?”
不等宇文化及继续说什么,周辰便走下了高台,离开朝堂。
宇文化及跪在地上,紧紧握着拳。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元礼等人很是无奈了走到宇文化及身边,“宇文大人,别跪了,起来了。”
“跪麻了,起不来了,扶我一下。”宇文化及伸出胳膊,颤颤巍巍被扶起身,“陈棱带着八千精锐都没有啃下来的硬骨头,让我带两千人去?这岂不是要我送死?”
“这帝师,也太阴毒了。”元礼几人暗暗咬牙。
“要不?宇文化及大人装病吧?先以此来推迟行军时间,或者过段时间陈棱将军把江淮的杜伏威等人拿下了,宇文大人也也不用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