碟子碗也是成套不锈钢,摞在一起很省地方,几个饭盒也是成套实用的,还有一个最大号的不锈钢蒸锅,自己做饭干净放心,所以安安的厨具很全。
压力锅买了两个,一个是电的,一个是普通不锈钢的,常规尺寸,一个三升的电饭煲,破壁机,搅碎机,微波炉,电饼铛甚至还买了一个空气炸锅,刚收到货还没来得及拆箱。
装备的非常全,绝对不让自己受一丁点委屈,自己平时做饭足够用的。
有一次在路过一个农村镇子赶集时,还看到了有卖超大铝制洗衣盆的,这个大盆又轻便,又能洗大件的被罩,这个大盆农村要是开席吃面条时,一盆能盛下两三桌的面条,够二三十人吃的了。
安安看到很喜欢价格也不贵就毫不犹豫的买了一个,没来得及用就被踹到了这里了。
安安看着这些盆,突然想着,在城里买的那么多粗粮,真的很难以下咽。
就弄过来一袋子玉米面,一袋子黄豆,用她小小的破壁机再加工一遍,打细,这边打出一小盆,那边就忙蒸出一锅细玉米面加了黄豆面的窝头。
第一锅出来可是香飘整个车里,纯天然的食材,深加工后吃到嘴里香甜软糯,再也不是干硬,难以下咽到拉嗓子了。
安安深深地又鄙视了一下自己,早怎么就想不到深加工一下做着吃,前段时间自己不能适应,差点把自己饿死,这时候才想到,也是够蠢的。
紧赶慢赶的,时间还是没有留住,一晃又过去了十一天。
两辆大推车已经造好,古人的智慧不容小觑,厚实的底盘,据说是全村老人们,贡献出来留作寿材的木料,不知什么材质,反正看着非常好。
已经干透不会变形,打好板材,横竖搭好,用了村里大壮家祖传秘制的猪皮鳔粘贴固定,据说这种胶,要比现代的五零二胶水还要牢固。
车厢在离地不到两尺,四个轱辘也被贴上一层木头皮子,安装在车厢边缘靠往里三十公分处,看起来就像木头轮子似的毫无破绽。
车厢的下沿,还用草帘子围了一圈,有五六十公分的,更让人看不到车下的轮子。
车的前后轮自带刹车,推车的人,可以伸脚就能够到刹车安全性也很好。
一米二的车厢都用了结实的木板,上下车的门留在了拉车人的身后,并且不是做的推拉的,而是留了六十公分的空,做了一块木头插板。
锁扣式样,锁扣很厚实,看着就非常结实,车厢外面还做了一副门栓更加保障了小门的安全。
木工组的人解释说这个口打开,以后有牲口可以拉车,就能做到这里赶车用。
四角做个小抹角,就变成四个空的三角形,因为有着一米二的深度,插上差不多粗细的杆子就能围出顶棚,围出车厢。
车厢也受安安活动板房的启发,用红柳枝编成一米宽两米长的板块,车顶也用编的密不透水的红柳枝编成一米五宽两米长的长方形,四周下垂十五公分左右的边,像个帽子,拆卸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