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下的那半也生出怪事,原本腾空燃烧着的火焰被尽数吸入,再没有丝毫烟火窜出。
开始诵念声还稍停滞,但随即众人莫名的亢奋起来,如是诵念声为之一振。
远处的陈堂主眼角跳动,但她还是不敢造次,依旧背诵着青莲降世经。
“老母临世,青莲降生。无尘净界,污垢去踪。天降圣洁,九定乾坤……”
猛然间那地台仿佛被添加助燃剂,火焰猛然增加几倍,但也同样都被圣物吸入其中。如此反复几次,如同呼吸般,然后沉闷的爆裂声传来,残留的圣物化作齑粉消散在烟火中。
这时四周的众人都感受到了一阵热度,是一种不同于火焰带来的热感,更接近盛夏烈日暴晒的干燥。
也就在这时,那原本还能燃烧几个时辰的火堆无声无息的熄灭,仅剩下一个身着青衫巨大人形身影。那人形身影足有三米多,又瘦又长的悬浮在灰烬上,身上的青衫无风自动,仿若是活物。
临近的人好不容易才看清巨大身影的容貌,竟有几分女相,但远远谈不上美貌。从侧面看给人一种刻板扭曲的僵硬感,让人感觉不是活物。
时间似静止过几秒,然后那巨大的身影缓缓竖起,这时才能完整看清。她的头上挽了个简单的随云髻,面貌长得三分男相,七分女相。身材上也算标准的女性,该凸的部位凸,不胖不瘦。一身青衫,与周围人所穿仅略有差别。
原本这高大的女子闭着眼睛,当她直起身子后,才缓缓睁开紧闭的双眼。那是一双没有任何生气与情绪的眼睛,漆黑一团。
陈堂主心中生起极大慌恐,预感到大祸降临,但当她想逃离时才发现身体已经不听使唤。
诡异的是,此刻诵念青莲降世经的声音还没有停,空气里随着诵念生出阵阵的嗡嗡声。
高大女子慢慢张开嘴,尖啸声从她嘴里发出,然后那声音不断攀升,直到完全消失。现场所有的人七窍中尽数流出鲜血,个个模样极端骇人。
当那女子停止尖啸,猛的往回吸气时,所有的人又以肉眼所见开始干瘪,眨眼间地上仅剩盘腿而坐的人形干尸。唯一姿态不同的是那位陈堂主,但也仅仅保持半起身的状态,也未能逃脱。
而干涸还在继续,原本这里是洼地,虽因秋季缺水,但地面也还温润。现在地面正以肉眼所见速度干燥,很快原本盈润的土地也因过分干燥而开裂,成为没有养分的白色沙壤。
沙壤继续扩大,并且速度呈几何级增长,一时辰后这片原本富饶的土地已有几分大漠黄沙的荒凉景象。
那吸足精血高大的女子,环顾一圈后,朝远处飘飞而去……
是夜大周朝皇都安澜城内,钦天监监正张之若从司天台慌慌张张冲入皇宫。得报的建祯帝姚可禛推开还未批阅完的奏折,同意见从未如此慌乱的张监正。
“千真万确,虚星大放光芒,天节由虚入盛,乃万物皆枯之象。另……”张之若跪在地上,浑身如筛糠般抖起来。
“说,朕允你无罪既是!”
“微臣还看到天人降世。有六降之乘,散于四野……”
一瞬间室内空气仿佛凝固,久久才得以继续。某种意义上建祯帝姚可禛可算是明君,自二十岁亲政勤勤恳恳,从未有过半点懈怠。尤其是在剪除宦官权臣时所展现出的英明神武,直追立国先帝。只可惜时机太差,此时的大周皇朝已处于积贫积弱中,如能给他十年的风调雨顺,或许能还达成中兴的大周朝。但此时此刻的大周皇朝,正处在风雨飘摇中。
内部暂时被打压下去的权族门阀,依然没有死心。而西北方的羯(jie音为结)人部落正虎视眈眈,这些以狼自居的蛮族时时刻刻都在准备着南下中州。
建祯帝姚可禛知道他需要时间,更需要上苍照应,所以才会如此重视钦天监所测。当他听到天人六降时,惊得说不出话来。原因很简单,传说中天人降世即意味着改朝换代,更何况还是天人六降。
汇报完张之若当晚即自缢于司天台,并留下天人六降的大致方位。不久后超然物外的修行宗门云檀宗分派六路人马出发,奔向天下六处地界。
建祯四年开始,北地七州皆为赤地,旱灾自北往南扩张。三年后北地已无可食之粮,惨烈处易子而食已是残存的人性。此后大批北人南渡澄河,史称为衣冠南渡。
建祯六年,南方现青莲教,号称青莲降世,拯救苍生。一时间入教者众,四年已发展教众百万。
建祯十二年五月青莲教借教徒被官府冤杀,聚二十万教众攻下南方重镇燕山城。同年七月青莲教占石台州,教众发展至二百万,其中多为北方无产无食难民。建祯十三年夏,南方已有七州沦陷,青莲教众达三百万。
同年北方羯人聚三十万铁骑踏赤土南来,建祯帝姚可禛御驾亲征,于建祯十四年春战死于澄河旁。
建祯帝姚可禛崩天消息传来,南方门阀迅速扶持安居南方时年三十一的祐福王姚可禧继位,改年号建隆。随即建隆帝姚可禧启用南方系地方武装,一边扫荡青莲邪教,一边组织起二十万地方武装沿澄河岸抵御羯人南下。
此时南方系众门阀因切身利益受威胁,在绝境中暴发出强大战力,于南北两线作战中取得极难得的胜利。至建隆二年,终与羯人签订建安之盟,割让澄河以北,年供岁币。而与青莲教的战斗,则在收复两州后停下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