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那你们说说,朕如何维持尊位?”
此题一出,众人惊了,这明显是暴君才会问的,把百姓弃之不顾啊。
对于颜悯之问出如此惊世骇俗的问题,程彻面不改色,他知道他是故意的。
这种几近刻薄的问题,才能更好观察学子的能力。
这个问题有为常理,众人顿时被难住不知该如何作答,有学子为了稳妥,选择劝慰,告知民大于君。
这个答案本没错,可对于题目来说,就显得平庸了,必须另辟蹊径才能拔得头筹。
郭文也被难住了,他倒是觉得君重于民没错,可这个答案要是说出来,他的排位立马就变得不如平庸的那一位。
没人回答,颜悯之也不着急。
往年考核新官,问题总是万变不离其宗,他们心底多少有准备,这次突袭。
一来考验他们的为人,二来考验他们的应变能力。
“朕没那么多时间!”为了给他们施加压力,他故意说道。
第一个回答完的学子松一口气,他最先回答民大于君,就算回答平庸,毕竟是第一个回答的,略胜一筹,而且后面的人还不能用他这个答案,这次殿试稳了。
继他之后,又有人不堪重负,没完全想明白就站出来回答。
“草民以为君民同重。”这个回答稍稍好些,但没完满回答颜悯之提的问题,还差一点意思。
郭文却在他的回答里找到了答案,嘴角上扬,上前回答:“草民亦觉得君民同重,但二者又有不同,陛下为之引导、创造,让百姓生活变得更美好,这样的人应当得到敬重。”
多了一层敬重,他的地位自然高于百姓,而且是百姓愿意让他高于自己的。
回答的不错,程彻也忍不住点头认同。
其实颜悯之的问题自带坑,像第一位回答的,陛下尊为天子,在万民面前稍逊一筹,那不就成了服务小二了?
第二位回答均衡了两边,可与问题有差距,只有最后才回答的郭文能成为榜首。
殿试结束,颜悯之给几人分别安排了官职,回乡返回后便立马上任。
监考一事结束,步梨夫妻继续追查状元郎暴毙的线索。
“这几日我没闲着,来看过一次,那没人的府邸大家都清楚,是因为几十年前年前的一桩冤案,后来虽然查明,却有了闹鬼的传闻,没人再敢踏足,加之不远处就是乱葬岗,就算正门正对热闹街道,也没人想沾染晦气,应该跟命案没关系,有关系的是他为何进小巷子?”
步梨简单跟程彻说了一下,看了两边的铺子,思绪跑远。
“周边的人是怎么个说法?”程彻沉思了一会儿询问她。
步梨在发呆,对于他的问题没注意,直到他加大音量才回神。
“怎么、是发现线索了吗?”
“我问过周边的人,他们说状元郎是自己进去的,在之前无人引导,不过你有没有觉得这里的气味和他衣服上的好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