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攻燕京三_大明最后一个狠人_奇书网
返回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首页
第233章 攻燕京三(2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都起来吧,都站起来吧!”

在多尔衮的招呼声中,群臣们都爬了起来,偷眼朝上瞧。一群不想跑路草原的满洲人都垂着脑袋,大概是在琢磨怎么跑路去关外。一群热心投降的汉人则仰着脖子在瞅顺治皇帝,笑呵呵的也没多少敬意——现在的大清国,是他们扶起来的,满洲人得靠边站了,我大清不行了还有我大明!

就看见站在福临小皇帝身侧的多尔衮正笑吟吟的捻着朝珠。往日严肃的面孔上,现在堆满了笑容。看见群臣已经爬起来就位,笑道:“今儿叫起大朝会,就是和大家说说,多铎捷报传来!我大清天兵这回又大获全胜了,现在草原各部基本上都已经同意,让我大清暂时立足。

辽东的郑芝龙大军虽然强盛,但是他们不可能长期在辽东立足,他们肯定要回福建的,大海才是他们的家乡。所以,我们先在草原上修养生息三五年,再回我大清祖地,奋发图强,慢慢谋划。现在只剩最后一个问题,谁人垫后,引诱明军上当?哼!”

他的语调轻快,几乎都快笑起来了,可突然就是一声冷哼,把后面御座上的福临吓了一跳,瞪着小眼在看着多尔衮叔叔的后背,生怕这位叔叔要说自己的不是。

多尔衮得笑,含着眼泪打掉牙,他都得笑,他是我大清的顶梁柱,如果他都哭丧着脸、垂着脑袋,那还能指望谁来唤起振兴我大清坚持下去的信心。

瞪着小眼看着多尔衮的福临,接着发现多尔衮叔叔不是看他,而是看向了汉八旗。八旗汉军的孔有德、尚可喜、祖大寿垂头丧气的站在大殿百官末尾,祖大寿的长子祖泽润还在三人的后面。

表面上说满蒙汉八旗地位平等,其实连满洲八旗内部都是不平等的,正黄、镶黄、正白三旗是上三旗,且按顺序排高低,其次是正蓝旗、镶白旗、正红旗、镶红旗、镶蓝旗。各旗身份高低被安排的明明白白的,更别说八旗蒙古和汉军,上朝时都站到了门框那了。

大厅内,除了满蒙汉八旗旗主,还有大群的外藩蒙古扎萨克(蒙古语执政官的意思),台吉、塔布囊。

台吉和塔布囊都是满清对蒙古王公封爵的名称,最初蒙古人将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成员称为台吉,是汉语中太子的音译,后来是个贵族都用,在前面加个红、洪、浑、黄等词更是时髦。

台吉在满洲贵族中也常见,比如皇太极,满语音译叫黄台吉,后来他当上了后金大汗,为了区别对待,就改称皇太极,其实就是碰瓷大明皇太子的称呼。

“摄政王英明!我大清确实应该学习朱慈烺,朱慈烺虽然奸诈狡猾,但是他的许多主张,确实是很有见地,比如,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亡。这句话,对于目前的我大清也非常适用。”第一个接话儿的是站在旗人班次之中的祖大寿。

祖大寿现在里外不是人,也没什么实职,天天在家吃老米,还得装得死忠大清朝。

装啊装的,祖老头的演技是越来越好了,看上去好像真的和朱慈烺有多大仇恨似的。他出了班次,就给御座上的福临叩了个头,然后接着说:“摄政王,依奴才看,现在的第一要务是拿下大同府!得叫南朝的昏君奸臣知道我大清的厉害!”

多尔衮满意地点点头,祖大寿这话接得磁实,但他却是个傻比,大同府,城厚墙高、驻军众多,我们这是跑路呀,不是旅游,目前燕京还有多少可战之兵,多铎去了草原,也得胜了是不假,但是那是建筑在手里有兵的基础上的,没有军队谁鸟你。

阿济格到是回来了,但他是光杆司令回来的,他带出去的人,都被朱慈烺派兵前堵后追,消耗在了路上,他能光杆司令地跑回来,已经说明他很有本事了。但是多尔衮为什么点头赞成呢?其实他不是真的赞成,他是在做假象,迷惑这些汉八旗,他对汉人从来就没有信任过,别看这些人在朝堂上一副忠贞不二的奴才相,你能知道他回到家会不会马上就把所议之事,传递给了朱慈烺?燕京城里还有锦衣卫的暗探,还有一个神秘的“没带手表的‘表哥’”。

“好吧,既然你这么忠诚,祖大寿、孔有德、尚可喜,你们三人就留下来吧,你们三人至少要在正阳门坚持三天不失,尚可喜你与我身材差不多,你就扮我、你们再打上皇帝的仪仗,造成皇帝还在城内的假象。皇帝也给你们每人一个奉旨投降的圣旨。就这样定了。”

……

大队大队的清兵,再一次出现在了北京的街头。随着越来越多的大清遗忠,从山西和北直隶各地涌入北京,绿盔绿甲,留着辫子的清兵,几乎塞满了整个北京,在北京的街头巡逻警戒。

让人感到了一种大清复兴在即的错觉!只是有一点显得奇怪,为什么在北京街头上晃悠的大清兵都是绿盔绿甲的?早先大清还在的时候,北京街头的清兵都是一身黄啊!

这些绿盔绿甲的精壮汉子,在街头整齐的行进,给人的压迫力还是非常惊人的。而这些绿甲精锐还公开打出了大清的旗号——就是在一面白底儿的大清上写一个斗大的清字儿。

数以万计扛着大清旗号的绿旗将士,每天都在各自军官的带领下,在北京内的主要街道上往返,还有一部分则自发的上了城头,接过了北京堡垒的防御。

……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