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听到自己死后立的碑竟也这样独特,心里也挺高兴,微笑着听吴普继续往下讲。
吴普就真的继续给她讲了。
都说人怕出名猪怕壮,无字碑也一样,自从宋人现这么个游览胜地,顿时兴致盎然地跑去遛弯。
人嘛,最爱干的就是到处题诗写个“到此一游”。
于是在宋金之际,跑去围观无字碑的人墨客往来不断,无字碑从原本的恢弘霸气、无人敢近变成了人人都能写两笔的地方!
上面题的诗还『乱』七八糟,叫人不忍直视。
这种惨无人道的题字行为,一直到清朝都还无数人在干。
走近一瞧,上头那个字哟,密密麻麻的数都数不清!
唉,这哪还能算无字碑了,是谁路过都能提个字啊!
武则天:“…………”
武则天幽幽地看着吴普,很疑『惑』这么个人是怎么活蹦『乱』跳长到这么的。
吴普接收到武皇的凝视,又宽慰起武则天来:无字碑上汇聚了历朝历代的字,简直可以一本巨型的宋元清字展史来看。
听听,情顿时就变得意义了,不比让冷冰冰的石碑孤苦伶仃杵在那儿强得多?
上头不仅汉字,还失传的少数民族字来着!
研究价值颇高!
武则天:“…………”
总觉得并没被安慰到。
李治悄悄牵住武则天的手,让武则天别和吴普计较。如今还得靠着吴普才能在后世见识见识一千多年后的光景,先熟悉熟悉环境再说。
四人抵达餐厅,才现人来得还挺齐,伙都是来看女皇武则天的!
毕竟,皇帝常,女皇帝不常,只要不是出在自己这一朝,家都很兴趣围观!
两边一见面,吴普就给相互介绍了一下。
先着介绍同是唐人的杜甫。
武则天和李治已经听吴普介绍过这是杜审言的孙子,还听了杜甫首成名作,对杜甫的诗极为欣赏。都感慨道:“若是早生十年,我会像礼遇祖父一样礼遇。”
吴普笑道:“后世评价得好,‘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若是没后来那些坎坷,老杜兴许也就不是后来的杜工部了。”人要是官运亨通、顺遂,那还能写出那些自肺腑、沉郁顿挫的诗?
杜甫挺看得开:“祖父蒙受圣恩,已然足够了。”
杜甫对武则天感情复杂,写诗时多是赞誉居多,按的诗来讲就是“吾祖诗冠古,同年蒙主恩”。
杜甫祖父杜审言因为诗才被武则天提拔,这个孙子的然以此为傲!同时也非常怀念武则天时期的唯才是,直言说“时上紫殿,不独卿相尊”,颇些恨不得生在时的味道。
既然介绍了杜甫,吴普就顺便把苏轼也给介绍了。
苏轼然不是唐人,不过祖上出过个唐宰相。
这位唐宰相名字起得很苏轼范儿,叫苏味道。
算下来,苏轼是苏味道的十世孙。
苏味道和杜甫祖父杜审言是好朋友。
据传都走过武则天面首张易之兄弟俩的后门。
苏味道的诗也写得很好。
不过这个宰相得不怎样。
《旧唐书》给创造了一个成语:模棱两可。
意思是这人办含含糊糊,这个人找上门表示可以,那个人找上门也表示没问题,谁都不反对,谁都不得罪,圆滑得很!
时人称之为“苏模棱”。
武则天宰相,估计就是看中这份哲保身的圆滑。时她正好不需要太主见的人来走她手中的皇权!
很难想象这么个人,居然会苏轼这么个整天站错队的后代。
这苏子瞻,真是老苏家的变种啊!
苏轼:“…………”
着人后代的面讲这种,礼貌吗?
冯梦龙边听着吴普的话边目光熠熠地看向苏轼和杜甫两人,感觉找到了不错的新素材。
谁能想到,唐宋两豪的祖先,居然都曾经在武则天手底下辉煌过!
吴普一瞅冯梦龙那眼神,就知道冯梦龙心里想着“我要把这儿编进里”。立刻又给武则天介绍了冯梦龙其人,说起凭借着前人一句笔记故,绘声绘『色』地编造过这么一段故:“震撼解密!为何洛阳牡丹天下第一?竟是因为女皇武则天把贬到洛阳!”
真就全靠编。
毕竟人武则天那会儿基本常驻洛阳,把牡丹贬到洛阳哪里算贬?没听过哪个皇帝把得罪自己的人贬到自己身边的!
冯梦龙:“…………”
不是,这小子平时是把我的生平和着作都倒背如流的吗?我自己都不知道我编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