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回到家中,许大山和许白氏便对许泽谨两夫妻嘘寒问暖,三弟许泽义也是为许泽谨着急。
“大哥这是怎么了?弟弟才刚刚接了爹娘回来,您也辞官回来了?”许泽义是真的不解。大哥许泽谨当官好好的,为何会这么突然地辞官。这对许家人也是一个不小的震动。
许泽谨听了,笑着扶着许大山夫妇,进了自家堂屋。这才说道:“阿爹,阿娘,不管如何,儿子算是回来了。往后儿子就侍奉着您二位百年了。至于当官,儿子当了这二十年的官也差不多了。总要给别人留个位置吧。其他的,您只管放心,儿子都是安排好了。如今回了老家,自然是帮着三弟好好地经营家中的书院才好。”
家中早就是许泽谨在当家了,如今许泽谨辞官已成了事实,再问也没有什么用。
许泽谨的院子,早几天,许白氏就让丫头婆子帮着收拾了好几遍。今早上还又亲自收拾了一边。这也是许白氏如今空闲下来,这才想着做这些事情的。
许泽谨和方永淑如今也回来了,家中管家的事儿直接就让方永淑接受。
许泽谨这边倒是没有想着结果书院的事务,只让许泽义继续管理。而许泽谨有空了就去上一堂课,这日子便是悠闲下来了。
每几日,方家方永鑫的两儿子就被送来了,许泽谨这才想起小儿子兮年还在大儿子那儿呢。倒是派人跟着胡家商队去接人回来。如今许兮品也忙得很,把许兮年接回来,许泽谨也好亲自教导的。总不能别人的孩子自己细心教导了,反而耽误自己的儿子吧。这就有点本末倒置了。再说了,自己如今辞官回乡了,有的是时间,收个三四个学生也是不错的。
如此想着,左右有亲戚听说了这个事儿,都想想着把孩子送过来读书。许泽谨看着众位姐姐家的外甥,突然觉得任务艰巨。有这么人需要照顾,自己可真教导。真的教学生,可是需要手把手的,自己虽然精力十足,可也不想弄得累死。
最后想想,还是都把这些人都编在一个班里,直接在书院里读书。当然了,这些人也多有机会来许泽谨面前请教的。这是书院里其他学子都羡慕不来的。
不过也不是个个亲戚家的孩子都是聪明伶俐的,读书还是要看天赋,和努力的。经过几日的学习和考校,许泽谨就知道大姐许大囡家的小儿子是个没有读书天分的。索性,许泽谨就让他认识些字,之后就让他转入算学班。如今书院里,许泽谨还是继续沿袭当初的,有算学班。虽然有钱人家不是很喜欢这个,但是很受那些穷苦人家的欢迎。
许泽谨这里又有奖惩制度。尤其许家村的孩子收优惠,只让来读书,收的学费只有少少的而已。
至于学生需要的书籍等物,倒是还在下午特地开一个手工课。只让这些人直接制作毛笔,教授制作方法的人,便是许大山。当初家里穷,可不就是许大山听许泽谨的,用家中各种动物的毛制作毛笔。如今家中富裕了,不需要了,现在倒是可以拿出来让孩子们学习,这倒是让许大山找到了乐趣。
至于印刷方面的,因为直接购买书籍未免太贵了。
许泽谨鼓励学子学习篆刻,用小小的木头篆刻字,多事一些反字。等这些字多了。又教导大家排版,印刷各类书籍。这倒是生了不少的书籍费用。而且还让大家对这些字印象深刻。
许泽谨教授下午的手工课,自来都是天马行空的。有的时候,还拿着家中的稻草等物,伙同学子们开始制作纸张,废寝忘食地翻书找造纸配方。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学里不少无心学业的人,都跟着许泽谨倒腾。开始还是很粗糙的毛纸,到最后经过不断地改良,可是做出不少好的指头。
有些可以当些功课的指头,有些,直接就被许泽谨安排下边的人开作坊,卖出去给人当上茅厕的厕纸。销量倒是还不错。许泽谨还主张拿出一成的利润出来给学生们分润。便是印刷的,刚开始只是小打小闹,一旦许泽谨然人开了作坊之后,便也投入使用。
倒是一时间,许家村周围出现了不少的小作坊。往日里只在田间地头忙碌的农夫农妇,如今都被归拢到了小作坊里做工,拿了工钱,贴补自家的生活,尽是比种田还轻松。
而那些没什么天赋的学生,如今都成了各个小作坊里的技术指导了。指导着那些人完成各项的工作。这倒是成了人们口中啧啧称奇的事儿了。
许泽谨倒是找到了乐趣,平日里只是指点一下儿子和亲戚家中的孩子,其他时间都是泡在了书院。
许白氏多有抱怨,不过到了后来看着许大山父子都是高兴,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
有一日,许泽谨傍晚才回到家中,吃了晚饭,在院子里转悠的时候。方永淑却是开口了。
“泽谨,你说我去书院教授学生医术如何?我这在家中也没有什么事儿。三弟妹如今管家也是非常妥当了。”方永淑也不是无的放矢的,只想着公公许大山大字不识几个,如今也能在学堂里教授学生制作毛笔等活儿。她不免心中有些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