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公公来到三进院宣布名次:“端王妃夺魁,舜英小姐屈居第二,长公主第三,文成敏小姐第四,最后一名入选者乃尚书府的楠宁小姐。”
“这第一名怎么会是她?”姑娘们传来不服气的窃窃私语声。
舜英小姐的柔夷绞着锦帕,目光怨毒的瞪着端王妃。她不服气是正常的,毕竟,从小到大,舜华都是狗尾巴似得跟在她后面摇尾乞怜。忽然表现得比她优秀,舜英心里落差自然巨大。
长公主向众人解释道,“这第一轮比试,题材不限,自由发挥。只要背住别人做的诗词也能交差。”
此言分明就暗示大家,端王妃定然是背了一首端王殿下的诗词才能大放异彩。毕竟,端王殿下的才情那可是大燕无人能及的。
这么一想,众人心里就平衡了。仿佛端王妃夺魁与她的实力毫无相关一般。
北凰懒理众人,听了圣旨后便火速离去。
午膳后,皇上亲临静王府。
第二轮的比试地点便改到静王府的前厅。左右各设五张长案,男左女右,按照第一轮的名次依次坐下。
这北凰和端王便坐到第一排,两个人不约而同的望向彼此,眼眸噙笑,意味深长。
皇上清了清嗓子,威严的宣布道,“你们第一轮做的诗词,孤看过了,做得好是好,不过立意浅薄。你等都是未来大燕的栋梁之才,胸怀大志才是。所以这第二轮比试,孤要求你们以瓦里之乱为题,各抒己见,能解君王的烦忧才是上乘之作。好,开始吧。”
皇上话音刚落,就听到女子组传来低低的惊诧声。女儿家多不涉朝政,忽然接到这样的题目,当真是感到无从下手。
端王不安的瞥了眼北凰,却见她已经执笔,专注认真的书写起来。
端王几不可闻的叹口气,她愈是这般认真,他压力便愈大。
一炷香后,所有人都放下笔,王公公猫着腰将他们的作品一张张逞上去。
“你等先退下,孤和文臣们会评审你们的策论,明日公布结果。”皇上道。
众人便纷纷散去。
离开静王府后,北凰与端王乘坐同一辆马车,赶往端王府。
马车上,端王阖眼休息,北凰便安安静静的坐着。一边思量着这次比试的结果。
虽然显露自己的治国理政的才情非常不智,可是为了让北凰军沉冤得雪,她只能铤而走险。
大—理寺,她一定要拿到手。
“王妃不向本王解释一下吗?”端王忽然睁开眼,没头没脑冒出一句。
“解释什么?”北凰这种神经大条的人,早就将她和北棠“有染”的事情抛到九霄云外了。
“你和北棠少爷,为何独处静王府的后花园?”端王质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