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怀玉想了想,然后说道:“陛下之旨已然足够了,我相信同僚们必会全力以赴的!”
“不过,如玉有一件事想要提议一下。”
“哦?是何事?”李世民问道。
上怀玉说道:“若要知山高,需亲自蹬之!若要知路远,也许以步衡量!目前大唐正处于巨大的变革之中,虽陛下殚精竭虑,同僚竭尽全力,但没有亲自接触变革之事,没有真正感受到变革对大唐的改变,不知道百姓对变革的看法……总是会很容易想当然,会容易在判断之时做出偏差。”
“所以如玉想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让陛下和同僚们一起走到民间,去各地,去突厥,去走上一遭,看一看大唐切实发生的变化,了解百姓之事,相信归来后,陛下会对大唐的巨变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未来的政令也会更加畅达!”
这话若是其他人说来,必然会引起一些人的不悦。
毕竟他的言外之意就是说,你们不亲自走一遭,是很容易犯错的,这分明就是不相信人的话。
可这话是上怀玉说的,那结果就完全不同了。
一方面,这些事都是上怀玉推动的,他有完全的发言权。
而另一方面,上怀玉是帝师,又被尊称为圣师,他说这些话,就是老师在教导学生,督促学生,学生焉有不听之理。
更何况上怀玉所说也确实是有理有据,也切实击中了李世民的心。
他知道大唐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可终日坐在皇宫里,也确实不知道自己所掌控的大唐,到底变成了什么样子。
若能亲身走一遭,感受一次,相信也必然会对自己未来的政策下达起到最优的帮助。
故此没有怎样犹豫,于情于理,李世民都不能拒绝。
他便笑着说道:“帝师所言确实击中了朕的内心,百姓为水,社稷为船,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朕需深入百姓生活,了解百姓想法,由此才能真正让大唐之社稷无比昌盛!”
“朕决定,就按帝师所言,明日之时,众爱卿随朕一起,去走上一遭!”
百官们也对上怀玉所说很感兴趣,此时得到李世民的命令,心下也是欢喜。
便见他们同时向李世民一躬身,说道:“臣等遵旨!”
上怀玉见状,角微不可查的翘了起来。
“大唐皇家观光团……这就成了!”
第二天。
皇宫外。
早朝结束后,百官们就在此地集合了,因为今天,他们就要与李世民一起,在上怀玉的带领下,要在百姓之中走上一遭了。
在等待皇上出来时,只见远处一架马车缓缓行来。
待马车抵达后,就见一个身着一袭青衣,手上拿着一个青色小旗的少年,从马车上走了下来。
众大臣一看到这个少年,便连忙躬身一拜,齐声说道:“见过玉王殿下!”
上怀玉点了点头,他看了一眼面前的大臣们,不由得说道:“我说诸位啊,你们是去体察民情去的,还是要去被当成祖宗上供啊?你们就穿这一身官服,我保证你们看到的都是点头哈腰,没一句实话!”
“我们这次是去体察民情,检查变革的,不是当祖宗啊!给你们半个时辰的时间,都给我回去换身便服过来,衣服不要太好啊,否则你们被山匪劫路可别指望我救你们,我没那个闲情!”
“呃……”
听到上怀玉的话,大臣们都不由得一愣,他们彼此对视了一眼,全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色。
因为变革之事,全都是上怀玉主导的,所以他们还以为上怀玉带他们去看,也都会看最好的地方。
谁知道上怀玉竟是要微服私访!
他难道真的对自己的变革这般自信?不怕出现一点问题!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眼中也都充满着惊色,不过他们毕竟都跟随过上怀玉,亲眼见过上怀玉做事,所以渐渐地,他们便也能够明白过来。
这样自信的人,才是上怀玉!
“还愣着干什么?谁要是半个时辰后不能到,大唐皇家旅行团可就直接走了啊,不带你们参团了!赶紧回去换衣服啊!”上怀玉见众人发愣,不由得无奈说道。
这时,众人才反应了过来,连忙跑开了。
而在他们没有看到的地方,李世民刚要打开宫门,却也忽然间转身离开了,因为……他穿的是龍袍,也怕挨训。
就这样,大约半个时辰后,百官们才重新返回。
看了他们的装服,上怀玉这才点了点头:“还算不错!”
“皇上驾到!”这时,只听高程的声音在远处响起,然后宫门打开,穿着一身便服的李世民便龍行虎步的走了出来。
“参见陛下!”百官们连忙行礼。
上怀玉则说道:“咳咳,大家注意了啊!从现在开始,你们都是我大唐皇家旅行团的一员了,我是你们的导游上怀玉!因为我们是微服私访,所以不再有任何皇上和大臣之分,陛下是李老爷,你们各自给自己找称呼,谁要是在路上不小心说漏了,被发现身份了,别怪我罚钱啊!”
“哦,对了!”
上怀玉摇着小旗,伸手说道:“大唐皇家旅行团,团费一百两银子,请大家交钱。”
李世民:“……”
百官:“……”
啥玩意?
交钱?
众人忽然一愣。
上怀玉前一句还说的很在理,众人都很认可呢!谁知道下一句就忽然要收钱了?
之前你可没有说过还要钱的啊!
“帝师,这怎么还收钱啊?”李世民问道。
上怀玉义正言辞的说道:“因为我穷啊,还要娶个公主呢,彩礼钱都不够,只能做点杂工,兼职当个导游赚赚外快了。”
李世民:“……”
跟在李世民身后的长乐公主:“……”
“帝师,你无耻的样子,颇有朕年轻之风啊!”李世民角直抽,眼角直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