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庸无道嘉靖帝
嘉靖皇帝在位时间很长,他在执政前期,励精图治,推行新政,革除前朝弊端,促进了经济繁荣;在他执政后期,却昏聩不明,重用奸臣,骄奢淫逸,追求长生不死,前后判若两人。
嘉靖经过前期的精心治理,恢复了大明王朝的繁荣强盛,他也因此树立了英主形象。从朝廷到地方,都盛赞嘉靖皇帝是圣人,纷纷对他歌功颂德。于是,嘉靖就飘飘然起来,觉得大功告成,可以纵情享乐了。
嘉靖提拔亲信严嵩进入内阁,不久让他担任了内阁首辅。严嵩是历史上有名的奸臣,他处心积虑地讨好皇帝,欺上瞒下,结党营私,排斥忠良,祸乱朝廷。严嵩把持朝廷二十年,危害甚大。
嘉靖对严嵩很信任,朝廷事务都交给他处理,自己长期不上朝,不见臣子,很少处理国政,造成奸臣专权。嘉靖热衷于与嫔妃宫女们听歌观舞,饮酒作乐,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礼部尚书张璁投嘉靖之所好,上书说:“古代礼制,天子应该有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如今皇上正值春秋鼎盛之年,应该广求淑女,以充妃嫔,这样才能多留子嗣。”
嘉靖见了奏书,龙颜大悦,当即批“可”。于是,从朝廷到地方的官员全部忙坏了,到处搜寻美女,充入后宫。嘉靖皇帝身边美女无数,仅载入史书有名有姓的,就有四个皇后、三个皇贵妃、三个贵妃、四十一妃、三十一嫔,共计近百人,没有载入史书的则不计其数。嘉靖拥有众多嫔妃,可子女并不多,只有八个儿子、五个女儿。
嘉靖不仅荒淫无度,还喜欢铺张奢华,大兴土木。他嫌北京城不够宏大,又新建了地坛、日坛、月坛,后来还准备建北京外郭城。外郭城规划周长七十里,建城门十一座、瞭望台一百七十六座。由于工程过于浩大,财政负担不起,最终没能完工,但已经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嘉靖又在各地修建斋宫秘殿,每年投入的钱财,相当于当年全年的财政收入,费用高得惊人,致使国库由盈转亏。国家财政不足,就强令百姓捐献,搞得民不聊生,怨言沸腾。
嘉靖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感觉幸福极了,便幻想能够永久这样,于是热衷于追求长生不死。他原来信奉佛教和道教,后来抛弃佛教,专奉道教,因为道教宣扬有长生不死之术。
嘉靖为自己起了道号,先叫“灵霄上清统雷元阳妙一飞玄真君”,后来觉得道号不够伟大,改为“太上大罗天仙总掌五雷大真人玄都境万寿帝君。”嘉靖为父母也起了道号。
嘉靖不仅自己虔诚地信奉道教,还要求全体官员都要信道尊道,并赐给朝臣道教冠服。大臣杨最上书,说拜仙求长生是荒谬的。嘉靖皇帝大怒,下令对杨最施以杖刑。杨最已经六十九岁了,杖刑没结束,他就被活活打死。
嘉靖信奉道教,是为了追求长生不死,自然要服用道士们炼的“仙丹”。道士们故弄玄虚,说配制“仙丹”需要用少女的经血,而且她们在经期要喝露水,不能吃饭。嘉靖就强征大批少女入宫,宫女们不堪忍受,结果爆发了著名的“壬寅宫变”,嘉靖差点被宫女们勒死。
由于嘉靖变得昏庸无道,不仅葬送了嘉靖新政成果,而且造成朝纲混乱,奸臣当道,风气败坏,经济衰退,社会动荡不安。在嘉靖后期,各地起义此起彼伏。
公元1553年,河南聚众数千人起义,攻克归德府和八个县城,历时四十五天,震动三省。
公元1561年,广东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多达数万人。起义军转战广东、福建、江西三省,攻占城池,开仓赈民。朝廷派出十万大军,用了一年时间,才把起义镇压下去。
公元1566年,浙江、江西发生了矿工起义,这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工人起义。起义军坚持斗争近一年时间。
在农民、矿工起义的同时,还不断发生兵变,规模较大的有大同兵变、辽东兵变、南京兵变等。兵变主要是由于欠发军饷、将领暴虐等原因造成的,士兵们不堪忍受,群起造反。
趁着明朝国内动荡,蒙古鞑靼也不断南下侵扰,有一次攻占了大同,一直打到北京附近,举国震惊。明朝处在内忧外患之中。
《明史》对嘉靖皇帝评价比较客观,说他前期清除弊政,使天下得到治理,但后期宠信奸臣,迷信道教,致使国家逐渐衰落,是一个功过各半的君主。
嘉靖皇帝最出名的事情,是他差点被宫女们勒死,真够窝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