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里糊涂梃击案
万历皇帝为了立太子之事,引发了长达十五年的国本之争,闹得朝野不宁,人心涣散。等到好不容易立了太子,本以为尘埃落定了,不料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梃击案,大明王朝又起风波。
公元1601年,万历皇帝在各方面的压力下,不得已立长子朱常洛为皇太子。与此同时,封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为福王,把最好的地方洛阳封给了他。
这个时候,朱常洵十六岁了,已经成人,本应该到封地去,可万历皇帝和郑贵妃不舍,仍然让他居住在京城。大臣们觉得,朱常洵继续留在皇帝身边,对太子之位构成了威胁,因而纷纷要求朱常洵到他的封地去。万历皇帝一概不理,这更加引起了朝野的怀疑。
就这样,国本之争实际上仍在延续,各种谣言满天飞。有的说,万历皇帝迟早要更换太子;有的说,郑贵妃不死心,正在策划阴谋,企图让自己的儿子取代朱常洛,甚至想谋害太子朱常洛的性命。在这种情况下,梃击案突然发生了。
公元1615年5月的一天下午,在太子朱常洛居住的慈庆宫,突然闯入一名彪形大汉。大汉手持木棍,打倒守门卫士,闯入宫中,见人就打。由于事发突然,众人猝不及防,大汉连续打伤多人,直奔前殿。但太子府毕竟不是寻常之地,侍卫闻讯赶来,将大汉擒住。
光天化日之下入宫行刺,这在大明王朝的历史上,还从没有发生过,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万历皇帝震惊,命令御史刘廷元进行审讯。
刘廷元不敢怠慢,随即提审大汉。只见大汉长得五大三粗,衣着邋遢,目光呆痴,嘴里胡言乱语,行为疯疯癫癫,什么都说不清楚。刘廷元是文官,不擅长审讯,问了半天,搞不明白,只好把大汉交给刑部。
刑部果然高明,经过拷打审讯,很快弄清楚了事情缘由,并录了大汉的口供。大汉口供说:“我叫张差,蓟州人,受了邻居欺负,想进京告状。来到京城后,遇到两个男子,给我一根木棍,说有了木棍就能伸冤。我迷迷糊糊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进了一个院子,有人拦我,我就打了他们。”刑部审讯官认为,这就是一个疯汉。
刑部有个官员,叫王之寀,他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于是背地里悄悄观察张差,见张差在没人的时候,神情安静,并不胡言乱语,不像是一个疯汉。
王之寀继续审讯张差,软硬兼施,用了很多办法,终于逼得张差说了实话。张差说:“我叫张五儿,今年三十五岁,孤身一人。在一个月前,我赌博输了钱,被人逼债,恰好遇到一位太监,帮我还了赌债,领我进京,住进一个院子里。后来,又来了一个太监。两个人轮流陪我,供给我酒肉吃。几天前,一个太监领我到一个宫门,给我一根棍子,嘱咐我闯进去,打死一个穿黄袍的人,说那是奸人,打死有赏。如果被人抓住,我们自会救你。太监还许诺说,事成之后,给我三十亩地。”
王之寀一听,惊出了一身冷汗,这事涉及到太监,关系重大,赶紧追问太监的名字。可张差一口咬定,并不知道太监的名字。王之寀怕把张差打死了,不敢用重刑,只得将案情报告了皇帝。
万历皇帝听了,也吃了一惊,立即命令刑部长官陆梦龙亲自审讯,务必弄清全部案情。陆梦龙使用了酷刑,逼得张差说出了两个太监的名字,分别叫庞保、刘成。两人是郑贵妃宫中的太监,但地位很低,只是负责维修宫殿,干些粗活。张差还招供说,他是通过舅舅马三道,才认识了庞保和刘成。
陆梦龙立即逮捕了马三道、庞保、刘成,可三人却矢口否认,任凭如何严刑拷打,决不改口,并大呼冤枉。
此案涉及到郑贵妃宫中的太监,事情闹大了。许多人怀疑,这是郑贵妃在背后指使的;也有人心存疑问,郑贵妃即便想谋害太子,也不会用这么笨拙的办法啊。
郑贵妃惶恐不安,带着儿子向皇帝哭诉,指天赌咒发誓,说决没有参与此事。万历自然相信郑贵妃,更不忍心处罚她,可舆论哗然,如何收场,他也左右为难。
万历给郑贵妃支了一招,说:“群情激怒,朕不便解脱,你去求太子吧。”郑贵妃只好又去向太子哭诉,表明心迹。
太子朱常洛却很大度,说:“这事只要张差一人承担,便可结案。请刑部抓紧办理,不要再牵连其他人了。”
万历皇帝见儿子如此通情达理,喜笑颜开,立即准奏,按太子的意见办。于是,张差被公开处决,庞保、刘成二人被秘密处死,马三道被流放。一场惊天大案,就这样稀里糊涂地不了了之了。
梃击案是明末三大疑案之一,究竟真相如何,千百年来人们议论纷纷,难有定论。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郑贵妃主使的;另一种认为是太子朱常洛自导自演的苦肉计。
郑贵妃确实有谋害太子的动机,如果朱常洛死了,她的儿子朱常洵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继承皇位了。可是,太子府人员众多,在大白天,派一人持一根木棍去杀太子,岂不荒唐可笑?郑贵妃能有这么傻吗?再说,两个太监并不是她的心腹,如此机密大事,郑贵妃会委托给他俩吗?人们对此存有疑问。
太子朱常洛也有陷害郑贵妃的动机,而且在此案中受益最大。梃击案一出,舆论汹汹,郑贵妃饱受攻击,此后再也没人敢提更换太子之事了,朱常洛的太子地位得到了巩固。可是,如果朱常洛自导苦肉计,也存在着巨大风险,在刑部大刑之下,谁敢保证不会泄露了机密,那太子之位还能保住吗?朱常洛有必要冒此风险吗?人们对此也心存疑问。
依笔者看来,梃击案或许并不复杂,可能就是一个疯汉所为。张差在重刑之下,胡乱咬上了其他人。梃击案也许就是这么简单。
梃击案发生不久,大明朝又发生了红丸案,同样也引发了轩然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