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是这样,我们院的孩子取姓是一年一个姓,这孩子被人捡到送来的那年,都是东姓,而院里多会取些少见而有历史渊源的姓氏,也便于以后复查”工作人员解释道。
“真是有缘呢,这位叔叔也姓东”妇女指向男子微笑的说。
“足球,一起?”东凮这时用英文以单词的表达方式提出邀请。
妇女也是心喜,起身和东凮玩起球来。另一边,中年男子弱弱的问了声却又不好意思直说完“这孩子,有什么………………”工作人员明白男子的意思“呵呵呵~~~~先生,小凮是院里少有的肉体、精神、智力都正常的孩子,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不一样,那就是半年前还比较内向,好像在溺水被救后,就对生活充满了阳光,现在唯一的毛病就是太痴迷足球了。”
时间很短暂,上课铃响后东凮只得乖乖回教室,妇女露出母性的关怀目送着。这次的机遇让之后几天时间里的东凮都过得很忐忑!
直到第八天,以为没戏的他在操场没精打采的练球,突然被工作人员带去了办工大楼,这年12月9日,东凮正式被一对夫妇领养,这天正巧是-世界足球日。
在院里众人们关注与祝福下,东凮即将踏入新生活,他行李不多,就一个小背包,手里紧紧抱着鞋盒,腕上挂着足球,依依不舍的再次看向目送他的人们,随着不再回头,情感被期待与梦想的决心所掩盖,或许是悲贫的孩子多早熟,唯有自己有能力了,才能实现梦想,才能帮助到还在院里的他们,让院中其他可怜的人拥有家,拥有被照顾的保障…………
领养东凮的夫妇在同一家企业工作的,因为特殊的原因,出于对妻子健康着想,夫妇决定以领养的方式来传承这个家庭。
他随着夫妇一起回到三房两厅的家,表面毫无波澜,实则内心无序波动着,看着孩子没什么反应,以为他还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妇女把东凮手里的行李都取下放地上,用生硬的中文信心满满而又神秘的说到:“呀~~~闭上眼,跟我来!”
看了眼夫妇,缺少家庭关怀的他脑子暂时一片空白,下意识配合着闭上眼!妇女站在其身后,双手盖着他的双眼推着慢慢走,在一阵开门和电源开关的声音后,双手移开了“小凮,睁开眼看看?!!”
他缓缓睁眼,眼前一目,让位东凮忍不住泪目,这是一间精心布置过的足球主题卧室,属于他的小空间:绿色系的地毯,床被洁白球门框着,球网上吊着几小足球,天花板的圆形顶灯也呈足球的图案。
墙上贴着各类球星海报,从海报上文字标注着:国际fc——外星人朗拿度桑多斯、意大利——马玷尼、红魔——大卫彼暹、德国——简恩、战神——巴迪斯杜达,黑白——施丹等,东凮感动的慢慢走进这如神圣殿堂般的卧室。
书架上放着些足球漫画和足球杂志,旁边的书桌,桌面是一座球场的俯视图,靠墙的‘观众席’上放着他在福利院和养母第一次踢球的照片、与福利院伙伴们成长的照片,他单手轻轻拿起相框,缓缓的转身望向夫妇,尴尬的不知道如何表达内心的感动。
原来,当夫妇俩第一次接触到东凮后,就决定领养他,用了一周多时间为他准备,接纳他回家。
夫妇俩本以为他会非常高兴,可东凮却愣在原地,呆呆的看着他们,并未露出愉悦的表情,看上去反而有些低落,立刻关心的问到“怎么了?不喜欢吗?”
“不,不是,很喜欢,如果我也能出份力就好了。”在院里受到的关爱,礼仪廉耻忠孝义节,合作互助的思想深入骨髓,而自认为不聪明的他,做人的信条就是要将心比心,自力更生。
刚还担心来着,怕触碰到了小孩哪点敏感的地方,这出乎夫妇俩人的回复,让他们喜上眉梢,倍感欣慰,这孩子简直太懂事了!他们的决定没有错。
只见他将一直紧抱着的盒子在放在床上,随着盒盖轻轻打开,崭新的球鞋印在众人眼中。
穿上球鞋,拿出磨损不少而又洁净的足球,当着这对夫妻的面,东凮此时宛如站在足球场上,在‘绿茵’上颠起球,似乎在用一段表演,向夫妻俩表达自己感谢的唯一方式。
之后大家一起做晚餐,东凮帮手剥菜,养母秀了个天妇罗,这是她最有信心攻略小孩的料理,剩下的都由养父包办了,什么耗油牛肉、回锅肉、姜葱炒螃蟹、白切鸡、蒸鲈鱼好不丰富,至于是否有什么食物会对他造成敏感的,夫妇两早已向院里了解清楚。
双方感情增进得很快,期间东凮提出希望养母能教自己英语和日语,让他两出乎意料的,原来是为了方便理解足球小将和足球杂志中那似懂非懂的内容,。
交流过程中养母细心发现,东凮一直在回避对夫妻两人的称谓,貌似不知道如何开口称呼自己和丈夫,事实上也是如此。
就狡猾的以教日语为由,把“父亲、母亲”的日语,故意翻译成是“叔叔、阿姨”的意思,东凮先是跟着这么叫,可是把养父母给乐的不轻。
随后他一句疑问“这不是爸爸、妈妈的意思么?老师是这么说的。”顿时把夫妻两整尴尬了,你看我我看你的,直呼“对对对~~~~~”
尴尬转为欢喜。
养父兴起,刚开口“这英文呢……………”还没说完,就被养母踢了踢脚,东凮很机灵,一一对着他们随口道“father、mother”
就在这你问我答中,正式破除了最初身份认同的隔阂,这一顿晚餐,对三人都是美妙的。
餐后,看着养父在一个像电视般的屏幕前专注着做着什么‘嘶~~这东西,好像在哪见过呢?’小手突然给自己脑门来了一下‘啊!!!好像就是这个’立即回忆起以前的梦境,有个人就像养父一样操控着屏幕里的信息。
“这叫什么?怎么把字打在上面的呢?”东凮冒出个小脑袋,打算一探究竟。
“哈哈~~这是电脑!爸爸正在做文件呢!”
“那也教教我呗,看着比写字快多了呢!”
这时的国内互联网才刚准备起步,绝大多数人家里都还没有网络,能有台电脑就已经是紧跟时代步伐的优质家庭了,见他对家里486电脑也极感兴趣,养父母也乐于教他如何应用,和他一起玩电脑上有的小游戏,但东凮对游戏并不感兴趣,而是不断摸索着文档,看着字根表的学习着录入文字。
之后的生活,夫妻俩对他的照顾可谓关怀备至。生怕将来到社会的学校后会不适应,特意准备教材,晚上谁有空谁就给他辅导功课,结果给出的是一次又一次的‘聪明、懂事、最棒’的赞美,要知道,他们在家中那是尽可能用英文和日文交流的。
学习外,两人也特别会照顾到东凮对足球的爱好,一起陪着他看电视台足球直播,时不时购买有关足球的录像带给他看,有空还会带他去不远处的体校看别人比赛、练习。
见他喜欢运动,但身体较瘦小,每天早晚都准备牛奶,鸡肉、牛肉、猪肉、鱼肉隔一天换个花样的准备。
邕城1、2月湿冷的冬天,冻不住东凮对梦想执着的热情,不但每天保持着锻炼,还主动找附近同龄或更大些的孩子们切磋比试,时不时溜去体校,隔着铁丝网,远远地观摩别人训练、比赛,回来自己模仿着练,再结合‘宝典’、录像、杂志,渐渐摸索出了一套自己训练的方式。
先是带球,自打有了足球后,带球几乎以成为生活中日常,加之以前院里体育老师说过,这有助增强球感,锻炼身体记忆性。能用脚绝不用手,可以跑绝不会走。经常听体校大人喊着“不要低头!!”后,多了一个原则,能不看球决不低头。
然后是出球,当没人和他对踢,又想练出球时,会在小区篮球场边上对着墙踢,这样就不用跑太远去捡球,估计是从‘宝典’上学的,他居然在墙面画上十二宫格。
平时只要是有在篮球场活动的人,都会被他拉去比踢墙。久而久之,小区内会踢球的大叔们也被这痴迷的小孩吸引到了,偶尔都会传授些个人经验给他。
时间推移着,全年最重要的春节,似乎就是为这一家三口开始新生活专门而来的,虽没有院里热闹,却更为温暖。
随着大多学校寒假结束,所有的手续也都办完,在养父东一鸣和母东云诚美的带领下,东凮人生第一次踏进社会大众的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