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07年,贺若弼跟随杨广去塞北巡视,到了榆林。杨广搭了一个很大的帐蓬,召见突厥启民可汗及其属下首领,设宴热情款待他们。
贺若弼见了,不以为然,认为没有必要这么铺张,去讨好这些突厥人,便与高颎、宇文弼等人一起,私下里议论杨广的过错。
有人报告了杨广,杨广大怒,以诽谤朝廷罪,下令将贺若弼、高颎、宇文弼处死。杨广处死三个大臣,根本原因是为了铲除异己,但贺若弼出言不慎,让杨广抓住了把柄,也是有教训的。贺若弼最终还是死在了自己的舌头上。
可见,一个人不论官职多高、功劳多大,都要慎言慎行,谨防祸从口出。
与贺若弼同时渡江灭陈的韩擒虎,这方面做得就比较好。因此,韩擒虎不仅生前身居高位,富贵荣华,而且死后到了阴间,还继续做官,甚至当上了阎王爷,命运真够好的。
韩擒虎死后当阎王
阎王爷,是我国民间信仰的鬼神,是阴间最高的统治者,掌管人的生死。传说中的阎王之一,是隋朝名将韩擒虎。
《隋书》记载,韩擒虎,是河南新安人,汉族。韩擒虎与贺若弼一样,也是出身将门。他的父亲叫韩雄,当过北周的大将军以及洛阳、虞州等州的刺史,以勇猛有气节而闻名,
韩擒虎在少年时期,就长得威武雄壮,粗犷豪迈,有胆有识,力大无穷。他原来名字叫韩擒豹,十三岁的时候,因为打死了一只老虎,人们就纷纷叫他韩擒虎了。
韩擒虎从军以后,在战场上英勇无敌,屡立战功。他跟随周武帝,参加了伐齐战争,立下大功。之后,他长期率军镇守北周与南陈的边界,多次打败南陈军队,名震江南。
杨坚建立隋朝以后,立志吞并江南、统一全国,命贺若弼为吴州总管,同时任命韩擒虎为庐州总管,让他俩经略江北,做好伐陈准备。当时的吴州,在南陈都城南京的东面,庐州则在南京的西面。杨坚的打算是,灭陈战役先在长江上游和中游打响,牵制陈军主力,而贺若弼和韩擒虎两人分别率军,突破长江下游,然后分东西两路进军,夹击南京。
公元589年1月,贺若弼趁长江上中游战斗激烈之时,不等杨广命令,趁着大雾,率先渡江,攻占了京口,随即向西进军,从东面攻击南京。韩擒虎随后接到杨广的命令,令他快速渡江,从西面向南京发动攻击。
韩擒虎早就做好了渡江作战的一切准备,在接到命令的当天夜里,他就亲自率领五百精锐士兵,偷偷渡过长江,来到采石城下。此时,夜深人静,采石城中的守军,有的进入梦乡,有的喝醉了,韩擒虎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采石城,控制了长江渡口。
杨广命另外一支军队,与韩擒虎会合,由韩擒虎统一指挥,使韩擒虎的兵力达到两万多人。韩擒虎率领大军,迅速向南京攻击前进。此时,陈军主力正在南京以东与贺若弼交战,南京以西的兵力相对薄弱。韩擒虎在江南威名远扬,陈军士兵都怕他,一战即溃,纷纷投降。韩擒虎一路攻关拔寨,所向披靡,很快抵达南京城下。
南京城内,一片惊慌,大臣们纷纷逃散。陈叔宝环顾四周,见身边只剩下一个叫任忠的将领了。任忠曾经建议,集中兵力守卫南京,不要出战,等待外地援军来救。可是,陈叔宝不听,命萧摩诃出城迎战,结果兵败。此时,陈叔宝手足无措,只好向任忠道歉,说:“不听公言,酿成大错。”说着,拿出一箱金子,送给任忠,恳请他领兵守城。
任忠知道大势已去,无力回天,就出城向韩擒虎投降了,并引导隋军攻破南门。韩擒虎亲自率领五百名敢死队,首先破城而入。城中士兵想要抵抗,任忠大喝一声,说:“我都投降了,你们还想干什么?”于是,南陈士兵纷纷放下了武器。
韩擒虎顺利占领了南京,活捉了南陈皇帝陈叔宝,立下大功。等到贺若弼打败萧摩诃,来到南京时,城中只剩下打扫战场了。贺若弼很窝火,与韩擒虎争功不休。
杨坚得知攻占了南京,灭了南陈,十分高兴,专门下诏说:“贺若弼和韩擒虎,两人都是深谋大略,我委托他们经略江北,他们做的,一切都与我想的一样。如今攻占南京,平定江南,主要靠他们二人的力量啊!”于是,两人都被封为上柱国,赏赐也都一样。
韩擒虎表示满意,上表谢恩。贺若弼却说:“我与陈国主力殊死作战,生俘敌帅,才灭了陈国。韩擒虎并没有与敌人恶战,只是趁虚进了南京,捡了便宜,凭什么他的功劳与我一样大?”
韩擒虎反驳说:“你不听命令,擅自出兵,致使将士伤亡惨重。皇上不追究你的罪过,就格外开恩了,你还谈什么功劳?”
杨坚赶紧打圆场,说他们两人都建立了特殊功勋,扬国威于万里之外,名声传遍天下,就不要再争执了。可是,在杨坚的心里,对贺若弼是不满意的,而对于韩擒虎,却一直恩礼很厚。
不久,突厥使者来朝拜,杨坚专门把韩擒虎召来,向突厥使者夸耀说:“这就是灭掉陈国、活捉陈叔宝的那个人。”而对于贺若弼,杨坚根本没有提他一个字。
从此以后,韩擒虎一直受到皇帝的信任和宠爱。韩擒虎从不夸耀战功,慎言慎行,与文武大臣们都保持着良好关系,口碑很好。韩擒虎五十五岁病逝,儿子继承了他的爵位。
《隋书》记载说,韩擒虎在得病期间,他的邻居看见一大队人马,摆着盛大的仪仗,来到他的府前。领居问他们来干什么,他们回答说:“来迎接大王。”说完,忽然就不见了。
又有一个病人,恍恍忽忽来到韩擒虎府上,说要拜见大王。管家问他,拜什么王?那人说:“拜见阎王”。管家认为他胡说八道,要打他。韩擒虎却说:“他说得没错,我活着做上柱国,死了就去当阎王,我很满足了。”没过几天,韩擒虎就安详地去世了。
按《隋书》的记载,韩擒虎死后是当了阎王,但这肯定是传说,不会是真的,因为世界上根本没有阴间,也没有阎王爷。不过,《隋书》是唐朝写的,说明早在隋唐时期,韩擒虎当阎王的传说就已经很流行了。
“二十四史”属于正史,比较严肃,很少记载阴间的故事,《隋书》却记载了这个传说,说明当时流传比较广泛。后来,韩擒虎当阎王的故事,出现在很多文学作品当中,流传也就越来越广了。
民间和宗教关于阎王爷的传说,有很多种。佛教将阴间之王称为“阎摩罗王”,道教称阴间有“十殿阎王”。后来,民间传说中的阎王,还有包拯、寇准等人。所以,韩擒虎当阎王,只是传说之一。
在杨坚信任的大臣当中,有个叫杨素的人。杨素是杨坚的族弟,文武双全,十分有才,也为隋朝立了许多功劳。可惜杨素有才无德,干了不少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