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宋予轩刚满2岁,宋予墨10岁那年却出了一件大事。
一日,宋成林在昔日同窗的邀请下去了邻村吃生辰酒。被几个同窗多灌了两杯酒就有些飘飘然,回村的路上不小心跌入了山沟里。
同行的都是文弱书生,又都喝了酒,过了一两个时辰才找来人把他从里面抬了出来,送到吴大夫家中救治。
这么一折腾,命都去了半条。在家里躺了大半年,医药费去了不少,人最终还是没有救回来,在一个冬日里落了气。
宋成林一死,二房瞬间变了脸,想要强占大房财产。
文娘这几年早已不复往年的懦弱,见婆婆妯娌小叔这般做派,当即发作起来,拿着把剪子就要往自己脖子扎,邻里见此情形只得请了里正过来。
里正怕闹出人命,且宋家老大毕竟有童生的功名在身,和普通村民不同。便当即严厉斥骂了宋老二一番,二房一家也再不敢明里打大房家产的主意。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宋成业和她媳妇张玉兰也是一对黑心肝夫妻,见明抢不行,便谋划着暗夺。
他们想着大房如今只小轩一个男丁,若小轩不在了,大嫂和予墨两个妇孺便只能依靠二房过活,那大房财产还不全是他们儿子的?
于是某一日趁着文娘和宋予墨在田里忙活,张玉兰便拿糖引开了正在田埂旁玩耍的小轩。
一个四岁的小孩子怎么懂大人之间的恩怨?见婶娘满脸堆笑地说要带他去镇上玩,当即蹦蹦跳跳跟在了后面。
张玉兰当即让自家男人把牛车套好,夫妻俩赶了二十几里路去了镇上。到了镇上把小轩带到人多的地方,就悄悄溜走了。
他们想着镇上人贩子多,用不了多久这小子就会被哪个人贩子抱走,卖到远远的地方去,再寻不回来。
合该大房命不该绝。小轩在街上游荡了大半个时辰,没有碰到人贩子,却碰到了熟人。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当初租过大房田地的冯贵。冯贵家如今很是过得,想着刚过门的媳妇快要到生辰了,便来镇上给媳妇买个银钗,一出首饰铺子便听见了小轩的哭声。
冯贵和宋家大房打了这么多年交道,当即认出了小轩,便驾着牛车把小轩又带了回去。
这边二房两口子前脚刚回家,后脚小轩也被冯贵送回了大房。
文娘母女正着急忙慌到处找小轩,此刻见是冯贵送小轩回来的,不免心生疑虑。冯贵便把今天发生的事原原本本告诉了俩人。
听到冯贵说是在镇上看见小轩的,文娘不免一阵心惊。镇上人贩子那么多,万一拐走了小轩才真是不堪设想。母女俩自是对冯贵千恩万谢。
寡妇门前是非多,冯贵也不好久待,叮嘱二人看好小轩后便走了。冯贵一走,文娘便问小轩是谁带他去镇上的。
小轩人虽小,口齿却十分伶俐,更咽道:“是婶娘和叔叔。婶娘拿糖给我,说带我去镇上给我买糖人,叔叔赶牛车,到了镇上叔叔婶婶就不见了。”
文娘不是个蠢的,把整件事在肚肠里捋了捋,立刻明白这两个黑心肝的心思,气得脸色发青,双手不住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