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实是宋姝姝的模样太过热情讨喜,净眀方丈的眉须又欢快地跳了跳:“您会遇见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只是小施主,您要记住,无论在哪里,我佛慈悲,佛祖会庇佑您。您呆在青云寺里该有半月了吧?”
“是的,方丈。”宋姝姝有些疑惑,等着净眀方丈的回答。
“这半月你大概也发现了慈济的不同之处。”净眀方丈顿了顿,抬头看向了别处,“慈济的佛性天生天长,青云寺的佛光,在这十几天温养您的魂魄。”
没想到有这样的原因,宋姝姝倾身一礼,脸上少有的认真:“多谢方丈。”
“阿弥陀佛。”方丈回了一礼,轻轻提醒道,“小施主,我刚刚说的话,万万不可忘记。”
“知道了,方丈。”宋姝姝信誓旦旦地点点头,让净眀方丈尽管放心。
“阿弥陀佛。三天后子时,小施主请来后院莲花池。”
抬头看着佛光照耀的大佛像,宋姝姝心里的害怕期待和迷茫,都在檀香和佛祖沉静的目光里消散。
知道了自己不会被佛光打出“原形”,还对自己有益,宋姝姝有事没事就专门往大殿里钻。好在,她知道分寸,在佛前她不敢造次,她只跟着小和尚们坐在蒲团上,听他们敲木鱼诵经。
她常常在大殿里呆着,除了早课的时候,这几天她很少看着慈济。这天夜里,天才刚擦黑,宋姝姝就格外紧张。
看到殿门口的身影,宋姝姝还有点反应不过来。大殿灯火通明,慈济刚从夜色里踏来,有一半的身影沐在光里,一半浸在影里。等到他来到宋姝姝的身前,宋姝姝才转了转眼珠子看他。
“慈济。”宋姝姝看着清雅的小和尚,鼻尖酸了酸,小和尚还晓得关心自己,看来这半月不是白相处的。
“阿弥陀佛。”他线条分明的面庞,在灯光里柔和了很多,连那双黝黑的眼眸,也如水面波光粼粼。
他们不再说话,慈济跪在宋姝姝身旁的蒲团上敲木鱼诵经。大概想到今夜的远行,宋姝姝也添了几分感性,她很认真地想给两人找个话题,可是搜肠刮肚,突然觉得这样的氛围挺好的。
宋姝姝沉默了很久,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慈济。”她动了动手腕,慈济的手腕也跟着动了动,“这个需要解开不?”
慈济没答话,等到诵经声落下,慈济看向她:“无妨,小施主且伸出手来。”
宋姝姝依言照做,慈济的手腕绕过宋姝姝的手腕,眨眼间一道光闪过,丝线没了踪影。
她动了动手腕,另一头果真没了牵扯的动静。
“小施主,此行路远,还望保重。”慈济淡淡地看着她。
宋姝姝觉得慈济当是什么都知道的:“会的,谢谢。”她突然想要倾诉些莫名其妙的感想,最后她也只是道,“希望可以的话,您能告知我的家人,我一切安好。”
“阿弥陀佛。”他站起身来,“小施主不必挂怀。”
慈济从殿里离开后,宋姝姝板正地跪在蒲团上,看着镀金身的大佛。做了很久很久,待到快子时,她才起身离开。
慈济站在窗前,看着宋姝姝朝莲花池走去的背影。师父和他说过,小施主与自己有缘,在此之前如何有缘慈济并不知晓。现在他想,约莫是他能看到他的魂魄她也能看到自己罢。
他生来冷清,只是看到宋姝姝那般鲜活时,天生佛性的小和尚也会露出点少有的人性。现在,他们的缘分该是尽了吧,就像腕上的丝线一样。
莲花池子里是大片残荷,宋姝姝到时,就看见净眀方丈一派世外高人的模样等候多时。
“阿弥陀佛。”
宋姝姝躬身回了一礼,这才问道:“方丈,您看得见我吗?我该怎么做?”
“小施主,老衲看得见您,只不过看不了多少时间。如今时间不多了,小施主还是快些吧。”他转身指着落满残荷的池子,“那处莲心,投身下去吧。”
宋姝姝瞧着净眀方丈脸上的神情不似作伪,否则她还真以为方丈对她有什么不满。
“……多谢方丈。”净眀方丈着实诚恳,宋姝姝连挣扎的念头又不能冒起来,否则就是罪恶感对她多疑的谴责。
反正如今也是一只阿飘,宋姝姝豁了出去,闭上了眼睛纵身一跃,没有想象中的刺骨凉水,昏沉之际,周身暖融融的。
“阿弥陀佛。”净眀方丈看着宋姝姝化为了一道光被干枯的莲蓬吸收包裹,那莲蓬有灵气地晃了晃脑袋,又垂下头去。